甘肃小伙荆门扎根:一车苹果,千里情缘

在那片遥远而辽阔的甘肃黄土高原上,苹果园如同希望的田野,孕育着一代又一代果农的梦想。

宋鑫茂,一位土生土长的甘肃小伙,自小便与苹果树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童年、青春,乃至对未来的憧憬,都深深烙印在这片滋养了他的土地上。然而,命运似乎总爱为勇敢者安排未知的旅程,一次偶然的契机,宋鑫茂怀揣着对远方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渴望,踏上了前往湖北荆门的征途。

误打误撞的邂逅——“苹果哥”初遇荆门

2019年10月,宋鑫茂刚刚开始尝试自己卖苹果。他满载着一车从老家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自家果园里摘下的新鲜苹果,踏上了南下的征途。原本并没有明确的目的地,只是想一路南下,看看哪里的市场好。然而,当他走到半路时,天气预报显示接下来几天要下雨降温,于是他临时决定下高速。

当时已是傍晚,宋鑫茂驾驶着满载苹果的货车,缓缓驶出荆门北高速口。初到这座陌生的城市,他的心中充满了迷茫与期待。出了高速口,他开车一直沿着月亮湖路行驶,由于对荆门城区的路况不熟悉,绕了一个小时后,来到了东宝区新桥村。然而,新桥村周边的环境让他有些失望:道路尚未修缮,公共设施稀缺,甚至连找个停车的地方都成了难题。

“苹果哥”宋鑫茂

“唉,这边也没有厕所,道路也没怎么修。”宋鑫茂自言自语道,眉头紧锁。最终,他只好把车停靠在了众城物流园附近的道路旁,决定将就一晚。10月的夜晚,气温还算宜人,但初次离家千里的担忧让他难以入眠。

回想起刚下高速的那一刻,宋鑫茂心中五味杂陈。“这个地方人比较少啊,也不知道苹果能不能卖出去。”他暗自思量。他没意料到的是,正是这座陌生城市,成为他未来几年中最重要的舞台。

第二天清晨,宋鑫茂早早起来,开着车来到新桥村的一个十字路口。那里人来人往,上班出行的人们络绎不绝。他的心里有些忐忑,也有些激动。这是他第一次在荆门卖苹果,他不知道这里的居民会不会接受他的甘肃苹果。

“小伙子,你这是从哪里过来的苹果啊?”一个和蔼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一位阿姨好奇地询问着,眼神里充满了友善。

“阿姨,我是从甘肃过来的。”宋鑫茂微笑着回答。

“哎呀,这么远跑过来卖苹果,不容易啊。小伙子,你吃饭了没有?”阿姨关切地问道。

那一刻,宋鑫茂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在这座陌生的城市里,他感受到了第一份来自陌生人的关怀。这次误打误撞的邂逅,让他对荆门有了不一样的情愫。

寻找立足之地——从迷茫到扎根

在新桥村的十字路口卖了几天苹果后,宋鑫茂逐渐摸清了这里的市场情况。虽然位置不错,但人流量有限。他开始意识到,如果想要在荆门长期卖苹果,必须找到一个更稳定、更合适的地方。

于是,他开始四处寻找立足之地。他拖着苹果来到炼厂路,这里虽人流量增加了,但荆门正在创建文明城市,不是售卖水果的指定地点,他只好辗转其他地点。每当夜幕降临,他便停下车,在路边凑合一晚。

“卖了20多天,一车苹果还没卖完,后来听老乡说荆州的市场还可以,我就开车去了趟荆州。”宋鑫茂说。只待了两天,他就开车再次回到荆门,“还是荆门人热情待客,我下定决心再试试。”

2020年到2022年,宋鑫茂一直坚持在花园小区门前桥头卖苹果,逐渐用耐心和诚心换来了一批老顾客。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从一名老顾客那得知西山林语小区附近的市场潜力巨大,而且有很多顾客在那边等待他的苹果。于是,他决定将阵地转移到西山林语小区,在东光路和象山大道交会路口开始卖苹果。

热心的荆门人,抢购“苹果哥”的苹果

2023年,当他再次来到东光路时,却发现路旁修了隧道,没地方停车,这让他一度陷入迷茫。

但宋鑫茂并没有气馁。他通过微信联系上了几位老顾客,询问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在老顾客的帮助下,他最终在西山林语的桥头路边找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位置。从此,他的苹果摊在这里扎下了根,也逐渐积累了一批忠实的顾客群。

遇到城管执法——理解与包容

在卖苹果的过程中,宋鑫茂确实遇到过城管,但故事并不是想象中那般冲突和紧张。

宋鑫茂最初在荆门卖苹果时,也担心过城管的问题。他提到,在找位置卖苹果时,确实碰到过城管或交警来说不能停车或卖苹果的情况。

“你的摊位不能摆在这里,得挪个地方。”一天,一位城管队员走过来对他说。他本以为会迎来一顿训斥和罚款,没想到城管队员耐心地给他解释城市管理的规定和要求。

宋鑫茂表示,现在的城管执法很文明。记得有一天有顾客正购买苹果,执法人员让他先把苹果卖完,然后才让他把车开走。这种人性化的执法方式让宋鑫茂感到比较满意。

“我卖苹果也要遵守规定和原则,每次卖完苹果后,都会把现场打扫干净,不给别人添麻烦。”宋鑫茂说。从那以后,他对城管队员的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他意识到,城市管理并不是简单的执法和处罚,而是需要理解和包容。

微信名的故事——来自“不激动”的肯定

“我和顾客都是通过微信联系的,不知道他们的真实名字,碰面后都是以网名相称。”宋鑫茂在荆门的苹果销售之旅中,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其中微信名为“不激动”的年轻人给予了他特别的支持。

宋鑫茂建立的微信群

初到荆门的宋鑫茂,拉着满载苹果的货车四处寻找销售地点。在这个过程中,“不激动”成了他的常客。每当宋鑫茂在路边摆摊时,“不激动”总会隔三岔五地前来购买,并时不时地将苹果介绍给家人、亲戚和单位同事。他不仅自己成为宋鑫茂的忠实顾客,还积极帮他宣传,扩大销售。

“不激动”的热情帮助对宋鑫茂来说意义重大。在荆门这座陌生的城市,能够得到这样一位年轻人的热心支持,让宋鑫茂感到非常温暖。他们的交往方式也很特别,由于不知道彼此的真实姓名,他们就用微信名相称,建立起了独特的友谊。

宋鑫茂对“不激动”的帮助深怀感激。他说,“不激动”不仅购买了他的苹果,更是在精神上给予他巨大的支持。在“不激动”的帮助下,宋鑫茂的苹果生意逐渐有了起色,他也更加坚定了在荆门继续销售苹果的决心。

这段由微信名“不激动”串联起的友情,成了宋鑫茂在荆门卖苹果生涯中的一段佳话。

微信名“雄哥”,他经常在下班后过来买苹果,还会主动帮宋鑫茂收拾摊位;还有西山林语小区的“骉哥”,他专门跑到漳河去给宋鑫茂装了两箱橘子让他带回家吃。

这些温暖的相遇让宋鑫茂更加坚定了在荆门卖苹果的决心。他深知自己不仅是在卖苹果,更是在传递一份来自远方的情谊和温暖。因此,他始终保持着对顾客的真诚和热情,用行动诠释着“以诚待人”的朴素道理。

荆门人的厚待——温暖的相遇

5年的时间里,宋鑫茂用一车车苹果连接起了甘肃天水和湖北荆门两座城市。在荆门的日子里,宋鑫茂遇到了许多善良、热情和厚道的荆门人。他们不仅购买他的苹果,还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

热心的荆门人,抢购“苹果哥”的苹果

记得初来乍到时,那位在新桥村十字路口遇到的阿姨就给了他极大的温暖。每年来荆门,宋鑫茂都会去看望问候阿姨。当她得知宋鑫茂还没有吃饭时,便主动邀请他到家里吃饭。那一刻,宋鑫茂的心中充满了感动。在异乡漂泊的日子里,这份来自陌生人的关怀让他感到格外温暖。

除了那位阿姨外,还有很多荆门人也给了宋鑫茂深刻的印象。花园小区的王叔与宋鑫茂的故事,源于一次偶然的邂逅。宋鑫茂第二年来荆门,在花园小区摆起了苹果摊,而王叔则是花园小区的退休居民,傍晚时常遛狗路过。一次,王叔购买了宋鑫茂的苹果后,渐渐与这位来自甘肃的小伙子熟络起来,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孩子,你不能总吃泡面。”他们不仅在苹果摊前聊天抽烟,分享生活点滴,王叔还时常邀请宋鑫茂到家里做客,品尝他做的饭菜。了解到宋鑫茂远道而来卖苹果的不易,王叔开始主动为他提供帮助。每当宋鑫茂到花园小区附近卖苹果时,王叔都会提前打电话询问是否需要饭菜或其他物资,并骑电动车送到苹果摊前。“我来荆门这些年,王叔从2020年就给我送饭,好吃的好喝的都给我送来,每次都是包裹得严严实实的,送来还是热乎乎的,大家对我的关心,我回甘肃老家讲了,好多人都不相信。”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宋鑫茂深深感动。

“年前最后一趟卖完苹果准备回家时,王叔给我拿了好大几块鱼糕,还给孩子们买了一大包零食。”宋鑫茂说。在他看来,王叔不仅是他的顾客和朋友,更是他在荆门的亲人。

“苹果哥”的传奇未完待续

在荆门这片土地上,宋鑫茂不仅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更书写了一段温情感人的故事。他的苹果摊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销售点,它成了连接甘肃天水与湖北荆门之间的纽带,传递着两地的情谊和温暖。

回首过去,宋鑫茂感慨万千。从初次踏入荆门的迷茫与期待,到如今的成功与成长,他经历了无数的艰辛与挫折。但正是这些经历,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追求。他知道,无论未来会遇到多少困难和挑战,他都会留在荆门,继续卖他的甘肃苹果,为这座厚道城市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而荆门,这座曾经让他感到陌生和迷茫的城市,如今已经成了他的“第二故乡”。5年来,他也亲眼目睹了荆门的变化,象山大道的改造、龙泉公园的亮化工程、罗汉山隧道的建成、荆门高铁的开通……每当提到荆门,他的眼中总是闪烁着自豪和喜悦的光芒。

宋鑫茂的故事,是一段关于奋斗、关于成长、关于爱与被爱的故事。它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有勇气、有坚持,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相信宋鑫茂这段不平凡的经历,也将激励着更多人在追梦的路上勇往直前,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辉煌。

(来源:荆门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