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开新局,实干正当时。春节期间,咸宁全市众多企业生产不打烊、各地招商引资不停步、 线上线下招聘不断档、项目建设不松懈,呈现出一派火热场景,奏响了支点建设“奋进曲”。
生产不打烊
全市148家企业春节“不打烊”
挥舞的机械臂、忙碌的生产线、坚守岗位的企业员工……春节期间,我市南玻光电玻璃、海威复合材料制品、金盛兰冶金科技等一批重点企业“不打烊”,开足马力忙生产,全力奋战“开门红”。
全年看首季,首季看开局。作为经济发展的“压舱石”“稳定器”,工业运行“开门红”是实现经济稳步开局的重要引擎和有力保障。市委、市政府未雨绸缪,提前部署安排,元月初就制定出台《推动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一季度“开门红”若干措施》,支持企业连续生产、稳产满产、增产扩产,确保工业经济开门红、开门好,为实现全年精彩开好局、起好步。
市领导带头深入企业走访调研,通过召开企业家座谈会、重点产业建设恳谈会等方式问计于企、问需于企,听取企业在要素保障、创新突破等方面的需求和建议,鼓励企业坚定发展信心,加大研发和投资力度,实现更快发展,努力为全市经济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春节前夕,市经信部门抽调力量成立4个专班,深入县(市、区)和咸宁高新区摸排企业放假和复工时间安排,指导连续生产企业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帮助企业做好生产要素保障,压实安全生产责任,确保企业安全高效生产;同时督导放假企业利用停工窗口期,做好设备检修、原料贮备等工作,为节后快速复工复产做好准备。
据初步摸底统计,春节期间,全市148家企业连续生产,较去年春节增加38家;预计春节期间实现产值10.2亿元,同比增长7.4%;其中一直不停产企业42家,较去年增加4家,在岗人数6433人,预计春节期间实现产值6.5亿元,同比增长8.3%。
“力争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正月十二达到95%以上,正月十五实现应复尽复。”市经信局主要负责人表示,将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帮助企业稳工稳岗、增产增效,确保以工业经济之稳服务全市经济发展之稳、以工业经济之进助推全市经济增长之进,努力为全市发展“开门红”“全年红”贡献更大工业经济力量。
咸宁高新区
92%规上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2月2日上午,在咸宁高新区元气森林所属的北海牧场湖北乳品工厂中控室里,电子屏上的配料参数不断跳动,操作员紧盯数据,正抓紧进行配料工序。
“因为受产品特性影响,生产几乎不能停,充分保障市场供应。”生产经理邱慧君介绍,从初二开始的第一个产程,有近90吨成品,现在已经开始了第二产程,产量也在80吨以上。
正月初五当天,咸宁高新区多家企业设备高速运转,生产热火朝天。
在武汉市建成电气有限公司,近130名工人正忙碌地赶制小米和美的等公司的订单。
“我们是正月初四开工的,到岗率达到了90%。”该公司人事经理范敏介绍,为了保证订单能够按时交付,公司决定在春节期间提前恢复生产,预计从正月初四至正月十五的产值将达到300万元。
咸宁高新区在春节前对全区企业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并制定复工复产详细计划,通过统筹安排各类生产资源,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同时,咸宁高新区还打出政策“组合拳”,支持企业连续生产、稳产满产、增产扩产、投产入规,确保规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稳步有序。
咸宁南玻玻璃有限公司,700吨级特种玻璃生产线全天候运转,安排800名职工轮班生产;咸宁市幸乐食品有限公司,产品接连不断产出,送往咸宁城区、武汉等地……
截至目前,园区内115家规模以上企业中,有92%的企业复工复产。
咸安经济开发区
企业订单旺 车间生产忙
1月28日,除夕,位于咸安经济开发区的汇美达工贸有限公司,窑炉火焰正旺,自动化生产线上,一只只精美的乳白耐热玻璃器皿鱼贯而出,工人们忙着质检、包装成品。
“春节期间140人坚守岗位,两座电窑炉、六条生产线不间断生产,日产玻璃器皿25万余只,预计完成产值约500万元。”该公司销售总监夏清秀说。
汇美达工贸是咸安区的老牌外贸出口企业,主营耐热钢化玻璃器皿,产品相较于传统陶瓷器皿,更加光亮、坚硬、耐蚀、耐热,95%以上出口到东南亚、西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订单储备达250余个集装箱,为及时响应市场需求,春节期间不停产。”夏清秀说。
2024年,汇美达工贸实现产值1.8亿元,销售收入1.5亿元,今年计划实现产值2亿元,销售收入1.9亿元。
同样位于咸安经济开发区的科莱维生物药业有限公司,主营麦角类衍生物、高端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基因工程菌等发酵产品。2025年接到的订单已是企业产能的1.5倍。
春节期间,该公司一半员工坚守岗位,开足马力忙生产。“往年这时,我已经在家过年了。”生产总监王立松介绍,目前国际市场同类产品原材料行情持续上涨,公司的产品有着成本上的优势,必须争分夺秒抢抓机遇。
火红的生产图景背后,是园区为企业提供了有力保障。咸安经济开发区工作人员深入了解企业各类诉求,及时掌握企业生产情况,积极帮助企业排忧解难。截至目前,咸安经济开发区300余家企业中已有220家复工。
通山奥鑫玻璃饰品
日产玻璃水晶20吨
1月30日,大年初二。通山县经济开发区湖北奥鑫玻璃饰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压型后的“水晶片”经传送带掉入推车中。
“订单可以说是爆满,趁着春节期间客户停工,我们多生产点玻璃水晶,确保客户节后复工有原料可用。”公司法人邱华东介绍,公司有稳定的客户,产品供不应求。
该公司主要生产制造玻璃水晶饰品,随着市场行情逐步变好,去年11月投资500万元新增一条生产线。
“新增生产线后,产量实现翻番,一天可生产玻璃水晶20吨。”公司销售经理邱鹏飞介绍,产品主要销往江西、浙江等地,每两天发一次货,基本每天都有客户催单。
奥鑫玻璃水晶的走俏得益于其良好的品质。沿着制作流水线参观,只见每一道生产流程都严格把关。
“玻璃水晶制作共分拌料、熔炼、火抛、精筛等八大工序。”车间主任宋仕恒介绍,必须严控每一道程序确保品质过关。
当然,良好的品质离不开先进的设备和工艺。该公司不仅一次性投入近300万元引进新进设备和工艺,还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技术改造和人员培训,不断提升产品品质。
良好的品质吸引厂商主动上门下订单,去年产值近2000万元。
公司经济效益越来越好,社会效益也逐步突显。在拌料车间,员工邱校介绍,他家离公司仅十分钟路程,每月工资一万多元,十分满意。
据悉,该公司共带动5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崇阳中健医疗用品
订单排至4月底
2月1日,大年初四。位于崇阳县金城大道上的湖北中健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北厂区内,各车间设备高速运转、工人有序忙碌,生产热火朝天。
“目前订单已经排到4月底,其中有很多都是加快加急的国外订单。所以,春节期间,北厂区近180名员工全部在岗在线,加班赶订单。”厂区负责人余国志说。
与此同时,该公司远在新疆喀什地区的生产车间里,60余台织布机也开足马力,满负荷赶纺纱订单。该公司总经理叶敏率领的相关技术团队、管理人员一直在当地忙生产事宜。
新疆中健医疗项目是湖北中健医疗产业延伸项目,于2023年8月落户麦盖提县城西工业园区,当前每天至少产出18吨棉纱。
湖北中健医疗用品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医用脱脂纱布、纱布片、脱脂药棉、腹部垫、医用绷带、卫生口罩、纱布球和纱布卷等,是我省医用敷料主要生产厂家之一。
“我们通过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不断改革创新、积累经验,已逐步形成了从坯布织造、脱脂漂练、成品加工、自动包装到ETO灭菌的现代化流水作业模式。”余国志介绍。
目前,该公司有员工近700人,不仅每年拿500余万元为员工购买养老保险,还全面提升员工工作和住宿环境。
“每月25号准时发放工资,从不拖欠。逢年过节还发福利,让我们时时处处感受到温暖。”织布车间工人张元萍说。
通城
多点发力引项目
1月26日,通城举行中聪走心机产品生产项目和电子信息创新科技产业园项目集中签约活动,通城县分别与广东中聪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和湖北恒鑫实业有限公司代表进行签约。
此次签约的中聪走心机产品生产项目计划投资5亿元,用地50亩,主要生产工业走心机产品等,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额不低于6亿元,税收不低于2000万元。
电子信息创新科技产业园项目拟投资13亿元,总建设面积约为8万平方米,项目建成投产后,可提供500个就业岗位,实现年产值超过15亿元,税收贡献超过3000万元。
去年,通城县紧扣打造高端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和制造业强县目标,围绕电子信息、新材料、大健康三大主导产业开展链式招商,以优质项目建设带动产业发展,强固产业链条,激发“链”式效应,迸发强劲发展活力,招商引资成效显现。
经济发展无止境,招商引资永远在路上。春节期间,该县招商“不停步”,服务“不打烊”,紧盯在外隽商回家过年的招商“黄金档”,节前精心组织策划春节招商活动,各产业招商组、乡镇纷纷开展多种形式的走访和招商推介活动,努力跑出新春招引“加速度”,奋力实现招商引资工作新春“开门红”。
通城县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通城将围绕电子信息、新材料、大健康三大优势产业,继续开展链式招商,计划引进全链条项目25个;同时,成立产业发展基金,招引关联企业加速聚集,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5个,以新项目提供新产品、带动新产业,形成新增长点,赋能通城高质量发展。
嘉鱼
多方联动促就业
2月2日,嘉鱼县2025年“春风行动”招聘会在嘉鱼县电信大楼门前广场举行。
招聘现场人头攒动、人流往来不息,虽然下起了小雨、气温偏低,但也没有阻挡住求职者的热情。
湖北源合达科技有限公司、湖北联创食品有限公司、稳健医疗(嘉鱼)有限公司……一路看过来,一家家企业纷纷将企业简介、岗位要求等相关情况做成横幅、展牌等摆放在自家招聘展位周边,让求职者一览无余,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薪资待遇怎么样?”“工作时间具体怎么安排?”“岗位要求有哪些?”……一位位求职者手里拿着宣传单、招工表、政策介绍表等,进行详细咨询和了解,可以看到有不少求职者在登记表上留下了姓名、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
“活动开展得非常好,在‘家门口’就可以了解到与就业相关的政策和招聘信息,节约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太方便了。”市民张先生说。
据了解,本次招聘活动聚集了数十家优质企业,提供了包括工业设计、产品检验、数控操作、后勤管理等在内的1000余个岗位,涵盖高新技术、机械制造、运输物流、现代服务业等多个行业。
嘉鱼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春节期间大量人员返乡,是开展就业服务活动的有利时机。一方面可以帮助重点群体更好就业,为地方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资源支撑。一方面可以促进解决企业用工需求难题,保障企业用工。
赤壁
多措并举保进度
春节期间,华润赤壁蒲圻电厂三期500千伏线路工程建设不松懈,20余名电力工作人员坚守岗位,为项目早日建成投产贡献力量。
华润赤壁蒲圻电厂三期是湖北省“十四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华润电力的第一个百万机组项目;华润赤壁蒲圻电厂三期500千伏线路工程是保障电厂三期两台百万机组投产送电、高效送出的重要项目,也是提升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一项重要工程。项目建设投产后,将保障全省“十四五”及中长期的用电需求,对进一步壮大咸宁市能源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据悉,此次项目中运用了不少行业“黑科技”,如首次采用超声波检测装置对线路机械化施工桩基础完整性进行严格质量检测,该仪器采用12.1寸超大真彩液晶显示屏,现场可清晰展示观测桩的测试波形、波列、波速、波幅等信息,有效提高桩基础的施工质量。在绿色施工方面,坚持使用环保材料,按照绿色智慧路线,减少施工过程中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
“春节期间,我们时刻关注项目安全,防止村民误触。同时我们也制定了应对恶劣天气方案,在可能发生的灾害天气时为项目保驾护航。”该项目现场负责人汪志伟表示。
记者了解到,春节前夕该项目隔扩建工程仅用27天完工,相比常规项目2至3个月的建设周期,耗时大大缩短。其中跨越京广高铁时,35名施工人员连续鏖战4晚,顺利完成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