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揭秘:“楚才”人形机器人诞生记

2月5日

楚才系列10款人形机器人

在武汉洪山礼堂南广场惊艳登场

带来一场酷炫的科技秀

标志着湖北人形机器人整机

实现从0到1、从无到有

楚才们是如何诞生的?

科研攻关背后有哪些故事?

未来的它们将在哪些领域大显身手?

点击视频,为你揭秘 ↓↓↓

从无到有,第一步如何迈出?

2024年4月

湖北正式启动

人形机器人整机和零部件突破工程

确定丁汉、陈学东、刘胜三位院士领衔

科研人员+工程师大团队攻关

工程化推进的研发模式

武汉光谷华汇黄强教授团队倾力加入

4个攻坚团队立即行动

确立人形机器人研发方向

“荆楚”团队:

研发电驱动通用人形机器人

实现长续航、稳定行走和多模态融合感知

“劳动者”团队:

面向的是电网巡检、运维作业

具有较强的负载能力和地形适应能力

“天问”团队:

打造一双类人灵巧手

拥有人的灵巧操作能力

也拥有人的高灵敏度的触觉传感能力

“楚宝”团队:

面向特种行业

机器人具备摔倒后

能够自主站起的功能

从0到1,科研难题如何突破?

然而,研发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自研电机无法量产

外购关节性能不佳

上肢操作灵活性不达预期

零部件损坏率过高

……

数百次爬起

上千次滑落

上万次重来

4个团队不断攻坚克难

终于迎来曙光

“荆楚”团队:

联合省内机器人核心部件供应商

通过产学研协同攻关

研制出高能效驱动关节和多模态感知模组

“劳动者”团队:

采用自研驱动取代原厂驱动

并推动自研关节研发

“天问”团队:

收集分析人手的各项数据

反向得出人手最优的结构参数

制定最适合的控制策略

“楚宝”团队:

借鉴航天货包运输的先进经验

对机器人核心部件进行加固设计

并采用了新的缓冲材料

“荆楚”通过了行走测试

“劳动者”负载能力提升显著

“天问”成功通过抓取测试

“楚宝”具备摔倒爬起功能

7个月里

4个团队迈出坚实一步奠定未来

智启新篇,楚才将如何大显身手?

未来

楚才人形机器人将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

满足湖北相关产业的多场景需求

“荆楚”由华中科技大学丁汉院士团队研发

其下肢采用行星滚柱丝杠驱动

具有低能耗长续航优势

搭载仿生类人头部和高灵敏度电子皮肤,

能够实现视、听、触等多模态融合感知和表情交互

将服务于智慧医疗、装配制造等场景

“劳动者”由华中科技大学陈学东院士团队与武汉格蓝若公司联合设计开发

拥有国际领先的负重能力和动态控制能力

还配备了智慧大脑,能够与人进行互动

其直膝行走技术的实现

在国内外相同自重的机器人中处于领先水平

未来有望在电网巡检、工业制造等行业发挥重要作用

“天问”由武汉大学刘胜院士团队研发

其“灵巧手”能如人手般单手抓握一只苹果

是国际上目前最低成本、高可靠性的刚柔耦合灵巧手

“天问”的核心零部件80%实现了湖北自研自产

将主要应用到商业零售、智慧康养等场景中

“楚宝”由武汉光谷华汇黄强教授团队研发

具备走、跑、跳、摔、滚、爬等多种运动模式

摔倒后能自主站起

其高动态运动控制算法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将主要面向公共安全、特种作业

完成一些高风险、高难度任务

从1到100,未完待续

仅用7个月

湖北实现人形机器人从0到1的突破

树立了国内快速研发的新标杆

湖北将依托强大的科研力量和产业基础

以“用”为导向,全力拓展应用场景

打造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高地

从0到1,已实现

从1到100,未完待续

楚才们的成长还在继续,邀您与长江云共同关注~

(来源:长江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