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地震谣言?谎报险情将承担法律责任

17日,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发布1月科学领域流言榜,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流言为“频繁的小地震是大地震的前兆,要提前预警”。

随后,网络上不少自媒体发帖或者转发,声称“小震闹,大震到”,这也引发了公众的担忧。频繁小地震真的是大地震的前兆吗?

今年1月我国地震活动仍属正常水平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监测:

今年1月,我国共发生三级以上地震158次,其中五级以上地震7次,最大地震是1月7日在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的6.8级地震。

而去年1月,全国共发生三级以上地震213次,其中五级以上地震6次,最大为1月23日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7.1级地震。

同比往年数据,今年1月的地震活动仍属正常水平。

专家介绍,地球上平均每天都会发生上万次的地震,其中只有约1%的地震能够被人类感知,而其中破坏严重的地震比例更少。

统计表明,尽管少数情况下小地震之后发生了大地震,但小地震活动和大地震并不存在显著的必然联系,无法作为准确的预报手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教授 徐锡伟:我们感觉到的地震,实际上中小地震是很多的,甚至更多的是那个仪器能够记录到,但是人感觉不到的微震。如果说利用中小地震、微震来预报大地震,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一个科学的依据。

散布地震谣言

将承担法律责任

此外,需要提醒的是,散布地震谣言、谎报险情严重扰乱公共秩序,会被依法处以行政拘留或罚款。

公众心存疑惑、难辨真假的时候,可关注相关部门和官方媒体发布的权威信息,或向当地政府或地震部门核实。

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