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湖北省赤壁市以发展现代种业、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充分利用人才、资源等优势,做强种业“芯片”,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
在赤壁市中伙铺镇的湖北晨燊生态农业公司,这里有湖北省首家循环运动式育秧工厂。随着齿轮的缓缓转动,小小的秧苗被搬进“楼房”、坐上“电梯”,住进高7米多、共14层的育秧床,尽享智能化生活。
湖北晨燊生态农业公司负责人田雁明表示:“这种育秧方式会对恶劣天气起到很关键的抗逆作用,能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人工、减少种子的损耗。”
相比传统的拱棚育秧,循环运动式育秧工厂的育秧周期缩短了10天左右,秧苗成活率提高了10%到20%,工厂里的16台秧床,一批次就可以满足2000亩大田的秧苗需求。此外,该育秧工厂还配备了全自动播种流水线、智能暗化室等设备,实现了精量播种、自动温控密室催芽。
在赤壁市柳山湖镇,还有一家专门培育黄鳝苗种的企业——湖北谈红鳝业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该公司经过4年的攻坚摸索,成功克服了黄鳝苗种规模化人工繁育的难题,实现了黄鳝苗种的人工繁育,成为鄂东南地区单体规模最大的黄鳝繁养基地,在全国也处于领先地位。
湖北谈红鳝业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谈红介绍:“5公分的鳝鱼苗,市场价5毛钱一条,因此被称作‘水中黄金’,一斤母鳝可以产出2000个卵,今年预计能培育出黄鳝幼苗7000万至1亿条。”
如今,该公司的鳝鱼养殖基地总占地面积680亩,其中亲本培育池、自然繁育池和苗种培育池面积约80亩,繁殖用温棚5栋,基地实现了增氧、供水、净化、投喂以及集排污、病害监测预警等全过程管控,年产值达5000万元。
近年来,赤壁市加大了良种联合攻关力度,加快了关键技术的创新应用,促进了种质科技企业的加速集聚。同时,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智慧农业、现代种业,推动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成功打造出了具有赤壁品牌的“猪芯片、鳝芯片、猕猴桃芯片、稻芯片”。
(来源:长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