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磨牙是肚子里有蛔虫?

“夜里磨牙,肚里蛔虫爬”,当家中的孩子睡觉时磨牙,爸爸妈妈们就会使出“杀手锏”——买各种各样的“打虫”产品给孩子吃。

这种说法科学吗?

图片来自网络

什么是磨牙?

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磨牙,磨牙症是指在非生理功能状态下咀嚼肌产生不自主的收缩,使上下牙产生彼此磨动或紧咬,使正常生理休息位中断的现象,属副功能运动。可分为白天磨牙及夜磨牙,夜磨牙是一种“干磨”,即在口腔内无食物,唾液也较少的情况下,上下颌牙发生摩擦,表现为睡眠中上下牙齿研磨或叩击,有时伴有声音,对长期磨牙者检查时可发现牙齿咬合面有异常磨损平面。夜磨牙发生率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被报道在8-10%不等。

为什么会夜里磨牙?

之所以有“夜里磨牙,肚里蛔虫爬”这种说法,是因为有人认为,寄生虫的活动及其分泌的毒素、代谢产物进入人体内,刺激熟睡者大脑的相应部位,引起咀嚼肌痉挛或持续收缩,反射性地引起夜磨牙。但是,目前并没有充分证据证明二者有关,如果同时伴有孩童的肠道、体质偏瘦等问题,可以进行相关的寄生虫检查排除寄生虫感染。

其实,磨牙主要还是以下几个原因导致的:

精神心理因素:调查发现,经常克制感情冲动的人多半有紧咬牙和磨牙症。情绪紧张、过度疲劳、思想有压力或儿童白天玩得过于兴奋或过度紧张等,往往会造成晚上不能平静如水,即入睡后虽然大脑皮质的大部分处于抑制状态,但仍有一部分处于兴奋状态,致使咀嚼肌收缩而发生磨牙。根据在校大学生调查结果看,有81.41%的夜磨牙为间断性的。考试复习期间夜磨牙的发生频率明显高于平时,这是由于这期间大脑长时间处于高度集中和紧张状态,使人的各种情绪难以得到及时的发泄,在水面状态下大脑会下意识地表现出来。

咬合关系不协调:在替牙期,大部分儿童由于咬合关系不协调,牙齿接触不均匀导致上下颌牙不能很好地吻合,于是会出现一种下意识的意念,想使多数的牙齿紧密接触。在熟睡中这种白天的意念就会变成咀嚼肌痉挛和收缩而引发夜间磨牙。

遗传因素:父母单方或双方有夜磨牙症的儿童,他们夜磨牙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父母无夜磨牙症的儿童。

睡眠姿势:在一项对2700多名3-12岁儿童的研究中发现,仰卧位、侧卧位和俯卧位的儿童夜磨牙症的发病率呈增高趋势。

此外,胃肠功能紊乱、内分泌不平衡、血压波动、缺钙、过敏性疾病等都有可能引起夜磨牙,对于儿童来说打鼾、夜间睡眠中醒来或哭闹、易冲动好动、父亲狂躁或抑郁、无午睡习惯也是夜磨牙症的危险因素。

图片来自网络

磨牙真的没什么吗?

很多人可能认为磨牙没什么呀,我平常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那是因为夜磨牙症的影响是长期累积的,短时间内不会有很明显的表现。夜磨牙会影响同睡的人的休息和睡眠,造成牙齿面磨损,长此以往会导致釉质磨耗,牙本质暴露,牙齿敏感,此时,牙齿可能表现为对外界酸、甜、冷、热刺激有酸痛的感觉,严重时甚至导致牙神经坏死。同时由于长期承受较大的咬合力,牙周组织退化,出现牙齿松动、食物嵌塞等。咬合面磨损严重时,上下颌之间的距离减少,两侧的关节位置发生变化,引起两侧咀嚼肌疼痛或疲劳,双侧颞下颌关节弹响等症状。

磨牙了,怎么办?

关于磨牙症的治疗,目前还没有公认的能停止磨牙发生的特异治疗方法。临床上的治疗主要以减轻磨牙对口颌系统造成的破坏为主,少数也有针对病因的治疗。

调整精神状态:适当安排和调整生活习惯,睡前松弛精神,不看刺激性较大的电影或电视剧,避免过度疲劳。

调整牙齿的咬合和治疗全身疾病:到专业医生处调整咬合或者进行正畸治疗,积极治疗胃肠道功能障碍、消灭肠道寄生虫等。

使用(牙合)垫:(牙合)垫是用塑料托膜根据个人的牙齿形态压制而成的保护垫。睡觉时戴在牙冠上,从而阻止上下颌牙齿咬合面的继续磨损。在保护牙齿和关节方面的疗效是肯定的。

肌肉松弛训练:这是一种对症治疗,利用皮神经肌肉电刺激使肌肉张力减低。另外,放松坐直进行各种姿势是身体肌肉和呼吸习惯的放松训练,也有一定疗效。

磨牙症是一种会对口颌系统造成慢性伤害,短时间内可能没有症状,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危害将持续累积。尽早治疗才是王道。 

来源: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

(作者:科普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