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约|印子粑:“印”出的文化美食

米是我们每天都吃的主食,除了锅里的米饭,逢年过节的时候,我们吃的米粑粑、糍粑、甜酒都与米有关。但是,用米制作的食物带有一种信仰,也许只有在殷祖才能找到。本期乡约,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冶殷祖镇,去看看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食物印子粑。

在大冶殷祖、刘仁八一带,每年的农历二月十八日至三月初三,村民们都要欢度一个奇特的民俗节日——“土主会”。各家各户将做好的印子粑堆成耙山,迎接和供奉土主老爷,祈求五谷丰登、岁岁平安。如今,印子粑不再是特定时节的食品,而成为日常餐桌的一道美食。我现在就在殷祖中心街道上,哪里有印子粑卖呢?我们找一找。

记者朱宇航:师傅,殷祖哪有印子粑卖?

村民:前面菜场有,街上也有卖的。

很快,我们在镇中心街道的一个菜市场里,发现了印子粑。

记者朱宇航:我们做印子粑的多不多?

菜贩纪先娥:还没到春节,做得不多,吃得人还比较多,旁边有个湾子,专门做印子粑。

按照纪先娥的指引,我们来到离镇街不远的巴庄村马岭卢湾。

记者朱宇航:据说这里是殷祖镇唯一的印子粑工厂,也是市级非物质遗产传承基地,那么印子粑到底怎么做的,我们去看一下。

走进屋内,几名工人正在手工制作印子粑。

记者朱宇航:你好,哪位是孙师傅,听说你是非遗传承人,能给我们介绍下印子粑怎么做的吗?

孙文霞:先要淘米,晾干、捣米、捣欠、揉粉、印出来、蒸,就好了。

孙文霞告诉我们,做印子粑要提前一天洗米、淘米,然后将洗淘好的米用清水浸泡一天,第二天用机器将米捣成粉。不过,这天正好停电,我们有幸见识了一种古老的舂米用具,是什么呢?

在院子旁边的这间厨房里,我们看到了这个有着历史感的舂米用具——石舂。

石舂中间是一个布满裂痕的木碓杆,一头用木楔子固定着一块石锥,落在石臼中,另一头高高翘起,供人用脚踩踏。当孙文霞把糯米和粳米按照二比八的比例混合洗净后端过来,倒进去,记者迫不及待地踩了起来。

孙文霞告诉我们,用机器一天可以捣三四百斤米,石舂可以捣一百斤,又费力气,现在很少用了。

经过半个小时的踩踏,一盆十斤的米粉就舂好了。在正屋里,工人们接着和米、制粑等工序。一名工人将精细的米粉放在容器里,分批加水,和成软硬适中的米团。其余的工人将米团进行揉、压、搓,再从大面团中捏出十多个掌心大小的小米团。

朱宇航:刚才把米经过半个小时加工变成粉,然后经过打欠,揉粉,变成了小面团,揉了很长时间,揉面是不是特别讲究?

孙文霞:印子粑做得好不好全靠揉,越揉越好,不能硬不能软。

小米团做好后,工人们将米团按入粑印中,轻按,抹平,然后一手翻转耙印,对着一块木头轻轻一磕,印子粑就掉落在另一只手上,印子粑朝上的一面,刻有精美的图案。

孙文霞介绍,请的四五名工人都是村里的村民,每天只上半天班,一个班60元钱,一上午大概做100个印子耙。不过,“土主会”拜神之前,一个人要做几百个印子耙,印子粑堆成小山一样高,动作必须快,否则和好的米团很快要干了。

印子耙做好后,拿到蒸机去蒸,冷却以后就可以包装了。孙文霞的工厂现在每天大概做200斤印子耙,高峰期可以做四五百斤。这天停电,但热情的孙文霞用蒸笼蒸了两笼印子耙,非要请我们尝尝。

半个小时后,雾气蒸腾之中,米香扑鼻的印子耙就要出炉了。

刚出锅的印子粑,因为含水分较多而呈莹白之色,咬上一小口,糯软的印子粑滑入口腔中,粑丝不粘牙齿,淡淡的米香缠绕在舌尖上,令人回味无穷。

孙文霞介绍,印子粑晾干以后,放在水里浸着,可以放较长时间不变质,随时拿起来煎烤、下面条、煨汤吃都可以。现在,她的工厂年生产能力30万斤,品种拓展到白米粑、高粱粑、玉米粑等10多类,年销售额达几十万。

在印子粑的生产过程中,一种特制的模具——粑印引起了我们的兴趣,这种木制的粑印就像一个个木雕艺术品,形状只有小茶杯口大,粑印上刻有花、鸟、鸡、鱼、龙、凤、猪、牛等图案,栩栩如生。

朱宇航:刚才品尝了刚刚出炉的印子粑,确实非常好吃,印子粑制作技艺作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来,好吃不是卖点,最主要是一个模具非常有特点,今天我们看到很多模具,我想问下,孙阿姨,厂里有多少种模具。

孙文霞:有几十种,每个模具是一种寓意,鸡鸭鱼代表家庭兴旺、水果寓意丰收,农村人希望家庭兴旺发达。

在孙文霞的指引下,我们在村口一家木雕店,找到了这位木雕师傅。

69岁的盛启泰从小时候就开始做木雕,粑印只是其中的一种。小小的桌面上,摆放着十几个凿子、锥子,盛启泰左敲敲、右敲敲,挖雕半厘米深,一个个带有花纹的线条就出来了。

一个粑印市场价是20块一个,这谈不上什么收入,但是作为传统工艺的一部分,盛启泰还是坚持手工雕刻这些形状复杂的花纹。

殷祖、刘仁八每年做两次印子粑,规模盛大,场面热闹壮观。第一次是过年前做,俗称“过年粑”。“过年粑”是农村各家各户过年必备的年货,更是过年时不可少的一道小吃。另外一次在流传千年的民间风俗土主节期间,每年农历二月十八,村民门会把两尊土主菩萨从尖山土主庙抬下山,转游一周,三月三再送上山,历时半月,称为“土主会”。村民们会用印子粑堆成的粑山,迎接土主老爷,粑山的高度,代表村民对土主老爷的信奉程度,以及盼望农家日子五谷丰登、平安吉祥的美好愿景。

如今,殷祖人制作印子粑,已不再单纯是为了供奉“土主”菩萨,它已成为当地村民招待客人、馈赠亲朋好友的土特产。2009年,退休职工孙文霞本着传承印子粑非物质文化的愿望,回乡创办殷祖镇文霞印子粑食品工艺厂,希望让更多的人随时能品尝到殷祖印子粑。2016年,殷祖印子粑制作技艺入选黄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今后获批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民俗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黄石广播电视台 新闻直通车 记者 刘轩 殷乐源

(责编:邓磊)

(作者:云上黄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