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长征路上 | 猴场会议:伟大转折的“前夜”

云上黄石报道 长征路上,红军四次经过贵州省瓮安县这个黔北小城。其中的一次是1934年的最后一天,在当地的草堂镇猴场村,红军再次面临着生死抉择。今天的《丰碑·长征路上》播出:猴场会议:伟大转折的“前夜”

沿着红军长征的脚步,《丰碑·长征路上》采访团来到了贵州瓮安。在瓮安县草塘镇猴场村有一处老宅,它的四周用砖砌成了桶墙,5 间正房、一层厢房和入口的门墙,围成了方方正正的四合院儿,当地人俗称“一颗印”。

1934年12月31号,军委纵队进入红军刚刚攻下两天的猴场,向村民借用了这间老宅。当晚,中共中央就连夜召开政治局会议。贵州省瓮安县文明办主任聂其康:“会议就是那里,实际上就是主人的中堂,堂屋。我们这个地方,一家人重大事件的时候才在那里。”

当时,红军刚刚经历了湘江血战,八万战士牺牲过半,面对逐渐合围的国民党追兵,一个问号还悬在红军面前,究竟该向哪个方向前进?此前的黎平会议纠正了李德、博古的错误军事路线,决定红军要北渡贵州的第一大江——乌江,利用天险,到遵义建立新的根据地。但从黎平到瓮安的一路上,李德、博古作为最高军事指挥,却仍然主张掉头向东,继续前往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如果这样,红军将再次陷入以少打多、以弱对强的被动境地。聂其康:“虽然说猴场会议召开得比较仓促,没有什么充分的准备,但实际上也是很自然的一次会议。在28号的晚上,历史上曾经有一个叫橘林密谈的,就是在黄平旧州的一片橘林里,张闻天和王稼祥有一个谈话,说我们找一个适当的机会,召开一次会议,把李德、博古赶下台去。”

激辩,在3天后的猴场会议展开。针对李德、博古的左倾教条主义,毛泽东做了长篇发言,要求坚持黎平会议的决定,并得到了多数人的支持。中央政治局最终制定了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命令红军立即准备,强渡乌江。遵义市委党史研究室李波:“这个会议上限制了李德和博古的军事权,要求军事行动要通过会议决定,不能再独断专行。”

黄石广播电视台记者朱宇航:“一开就是两年”。1934年的最后一天,中央政治局在这个小院,初步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指挥中枢,使红军的作战方针由消极防御转为积极作战。后来,周恩来把这场会议称作“伟大转折的前夜”。

迎着新一年的曙光,红军领导人掌握了正确的方向,红军战士们也在这个当时有着“贵州八大镇”之称的商业集镇迎来了一段美好时光。大家按照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习惯,召开了官兵同乐会,并与当地群众联欢。在他们的前方,滚滚乌江,汹涌澎湃!

(作者:黄石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