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监管政策落地,支付、征信、基金代销、保险经纪等牌照价格"水涨船高"
■借道私募基金门槛较低,但若没有在早期积累大量高净值客户则仍会受限
■大标平台除了选择寻找新资产端外,也在积极布局寻找金融交易所合作
“监管落地对于平台自身转型发展而言难度颇大,如果平台找不到转型的发力点,等到2017年9月份,互金平台能够存活的都是万幸。”近日,在与记者的一次攀谈中,互联网金融业内人士李想感慨说。她原是媒体人,现在转型到互联网金融公司做公关。李想当下不仅对行业产生了担忧,也对自己的职业产生了忧虑。“现在整个行业都在摸着石头过河,稍有不慎都可能会满盘皆输。”
监管重磅来袭
2016年互联网金融迎来监管规范年,随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下称《暂行办法》)的正式颁布,网贷行业告别野蛮生长的上半场,进入了规范发展的下半场。
8月,《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的落地给了平台12个月的转型周期,紧接着今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印发了关于《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下称《整治方案》)的通知。
缺乏监管的平台,无疑像野蛮生长过程中的一盘散沙,从《整治方案》要求中可以看出,此次监管层将按“穿透式”的方法执行监管整治,并按照“实质大于形式”原则,来判定业务本质属性、监管职责和应遵循的行为规则与监管要求,长期以往,监管层对于网贷平台的定位,对于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长期是有利的。
10月末,《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个体网络借贷》出台,强制网贷平台披露借款方借款用途、信用信息等,解决了网络借贷中出借人和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监管如期而至,稳步落地的平台政策也让平台转型不再如“热锅上的蚂蚁”般焦虑。
记者观察到,目前大多数平台在转型过程中较青睐为金融产品设计方案的公司,即不再单纯依赖信息中介服务,而是依靠自身资源,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金融产品,以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金融消费需求。除此之外,从大数据角度出发从事用户服务的平台也不在少数。
《暂行办法》给P2P平台12个月的转型周期,目前已历经转型初始的3个月,平台都有哪些新变化?平台在转型过程中做了哪些方向的努力?在转型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和难题?
转型难点颇多
截至2016年11月30日,零壹研究院数据中心监测到的P2P借贷平台共4800家(仅包括有PC端业务的平台,且不含港澳台地区,下同),其中正常运营的仅有1613家(占到33.6%的比例),环比下降3.9%。对于新增平台数目趋于减缓,和信贷CEO周歆明分析说,这是因为网贷平台资金存管、网络安全备案、借款限额等要求,加上仅剩的9个月过渡期,新平台在证件办理和时间方面都面临着较大考验。
周歆明认为,在网贷整合调整阶段,新增平台数量较少在情理之中,特别是在监管关键期,网贷平台合规性和竞争力明显增强,新平台想要抢占网贷市场份额,就需要在业务、服务等方面取得差异化创新与突破。
记者询问多家平台,发现转型过程却是“问题总比办法多”。
譬如,《暂行办法》中设置了借款上限。最终颁布的管理办法确认了这一消息,即:同一自然人在同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20万元,在不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借款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00万元;同一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同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100万元,在不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500万元。
《整治方案》还提出借贷在P2P平台个人申请借款限额20万元,企业借款限额100万元,这对部分P2P平台造成了诸多限制。
“船小好掉头”,而大标平台在转型的路上则遇到更多问题,受影响最大。大标平台主要从事企业借贷,当前也在寻找解决路径,但当记者与几家主要从事大标资产沟通转型问题时,却均未得到明确的转型路径。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采访者告诉记者,平台确实也在积极转型,然而资产端业务调整需要时间积累,平台也希望能够在约定周期内找到适合的方式路径。记者追问,是否会从事消费金融借贷,其答复说,由于消费金融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场景支撑,想要开辟消费金融市场并非易事。
缺乏场景格局、难以寻觅优质资产成了不少平台的痛点,大标平台除了选择寻找新资产端外,也在积极布局寻找金融交易所合作。
上月,多家平台纷纷选择牵手金交所,其看似途径简单易实现,将大标资产、不符合《暂行办法》的标的“转移”到金交所不失为一个“良方”,然而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陈玉罡认为与金交所合作的这种方法只是暂时躲避风险,但这种仍不符合国家降低互联网金融大标融资行为的期望。
“大标平台借道金交所只是暂时解决了大标的存量问题,增量问题是否能解决,从监管细则来看,国家是希望降低互联网金融大额的融资行为,如果大标平台的增量标的能借道金交所,那么监管细则实现的互金平台风控仍然无法实现,只是将风险进一步转移,影响的范围只会更大。”陈玉罡谈道。
牌照价格“水涨船高”
前些年互联网金融经历野蛮生长,随着监管政策落地,互联网金融市场呈现出“一照难求”的困境,平台纷纷提出申请牌照,然而在这场争夺战中,各大机构也都在积极申请牌照,支付、企业征信、基金代销、保险经纪等牌照都是其看重的标的,不少牌照价格也呈现出“水涨船高”的态势。
据悉,不少牌照已经涨至以亿元为主,从业人士纷纷从牌照入手,申请保理、融资租赁、私募等牌照,并表示后期会根据监管政策要求着手准备其他相关牌照申请工作。
除了金融牌照难求外,拿到私募牌照的平台也在积极寻找发展新路径。私募牌照既是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协会登记为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可以开展私募股权投资、创业投资等私募基金业务。
牌照无异于能够让产品更加灵活,夸客金融创始人郭震洲谈道,不同于网贷产品,私募产品针对100万以上客户,完全通过线下向合格投资人推介,私募产品有投向信托放款的,也有股权类的其他产品。
在采访的过程中,网贷平台负责人告诉记者:“私募基金牌照申请难度并不高,如果网贷融资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通过私募基金来完成也是很好的方式。”业内人士认为,私募基金的投向灵活限制较少,作为融资方式之一,私募基金渠道可以“变相”消化掉大额借贷客户的融资需求。
而私募产品是否合规也值得探讨,网贷平台以“小而分散”为主,郭震洲告诉记者,私募并没有放款资质,但是私募投资的范围比较灵活,可以通过投向单一信托新增贷款,也可以承接债权。
灵活、变通无疑是私募产品的一大亮点,91金融创始人吴文雄介绍,网贷产品和私募基金本质上不同,网贷主要是作为信息中介平台的借贷业务,而私募基金是范围更宽泛的资产管理业务。
吴文雄认为网贷平台在经过几年发展后,在合规的前提下,既要保证不超出大额借贷的限制,也要维护好原有客户的需求,借道私募基金也是转型的“折中的方式”。
而其中折中的模式,无疑是对客户人群的考量。互联网金融的投资群体多半是事业刚刚起步的白领阶层,对理财仍处于探索摸索周期,他们的资金储备并不具备能够申请购买到私募产品的能力。
平台如果能够在发展初始阶段积累到一定高净值客户,发私募产品也将成为其优势,而如果刚刚进入市场的平台想要通过私募牌照来“取经”,则很困难。
而消费金融通常因其标的较小,颇受平台的青睐。然而,不少平台在转型的过程中发现消费金融并非平台转型的“上上策”。
凡普金科创始人杨帆认为,消费金融并非是互联网金融的出路,因为消费金融属于小微资产,但是对于场景依赖较为严重,基于线下的消费金融业务模式,如果没有建立很深的“护城河”,一旦业务出现问题很容易将公司拖垮。
“消费金融对线下要求颇高,且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消费金融风险发生概率较高。”杨帆介绍。
与此同时,与仅仅依靠互联网技术起家的互联网金融机构相比,产业资本拥有实业背景和天然的应用场景,进军消费金融业务具有独特优势。
陈玉罡建议,消费平台应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增强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体验。第二,要提升用户自主服务的能力,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去网点化实现让用户自主的服务,而不需要去人工服务。第三,要重视数据分析服务,只有将数据分析落实,才能将杂乱无序的数字转为有效数字,最后要重视网络安全。
总体来看,互金平台如何在9个月赛跑中跑得头筹已是悬念,而能否生存下来更是平台首要关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