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省级城市大比拼:五城进万亿俱乐部 广深领衔

在城市经济发展中,行政资源配置至关重要,体现形式也有多种,有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等。这其中,副省级市相当重要,是行政地位上仅次于直辖市的重点城市。

从上个世纪90年代设立至今20多年来,这些副省级城市的发展如何?第一财经记者通过对15个副省级城市经济盘点发现,有5个副省级城市GDP超过了万亿大关,广州和深圳遥遥领先。

15个副省级城市

副省级市正式施行于1994年2月25日,前身为计划单列市。1993年7月,中央明确除深圳、重庆、大连、青岛、宁波、厦门这6个非省会城市仍保留计划单列市外,其余省会城市不再实行计划单列。1994年,原14个计划单列市和济南市、杭州市共16个市的政府机关行政级别被定为副省级,但仍为省辖市。重庆则于1997年成为直辖市,副省级市减少为15个。

也就是说,目前现有的15个副省级城市,包括了深圳、厦门、宁波、青岛、大连这5个计划单列市,以及广州、杭州、南京、济南、沈阳、长春、哈尔滨、武汉、成都、西安10个省会城市。

5个计划单列市全部位居东部沿海省份,其中深圳、宁波、青岛和大连对应的省会城市广州、杭州、济南和沈阳都是副省级城市,唯有厦门对应的省会福州是地级市。福建是唯一一个省内有城市比省会城市级别更高的省份,福州也是华东沿海省份中唯一没有被确定为副省级的省会城市。

在10个副省级省会城市中,有6个城市为计划经济时代的大区中心,位列传统的十大城市之中,分别是广州、南京、沈阳、武汉、成都和西安,它们与四大直辖市一样,集中了全国最多最优质的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

从区域分布上,15个副省级市大部分位居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只有3个,即武汉、成都和西安这三个大区中心城市。东北地区则有4个,分别是沈阳、长春和哈尔滨3个省会城市,以及大连这个计划单列市。

广深领衔万亿俱乐部

从这15个副省级市的经济总量来看,广州、深圳、武汉、成都和杭州这5个城市排入前10名,它们的GDP都超过了万亿大关。在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前10名的城市中,即包括这5个副省级城市,4个直辖市以及普通地级市中经济总量最大的苏州。

其中广东辖下的广州和深圳在15座城中遥遥领先,去年两城的GDP分别达到了1.81万亿和1.75万亿,与北京、上海一起构成了我国一线城市的格局。广东省坐拥两个一线城市,其第一经济大省的地位可见一斑。

广州从1989年起经济总量跃居全国第三的位置,一直保持至今,不过近年来的地位不断受到同省兄弟深圳的挑战。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深圳GDP名义增速达到11.2%,比广州高出3.1个百分点。

广深之后,是武汉、成都和杭州,这三个城市分列8到10位。十年前,成都和武汉这两个中西部省会GDP总量分列全国所有城市第14和15位,如今成都升至第9,武汉名列第8。究其原因,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沿海外贸明星城市发展放缓,而成都和武汉则凭借自身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各种优势,吸引了大量的企业落户,区域经济也快速发展。

杭州的表现也可圈可点。尽管2008年以后,杭州经济增速也曾一度放缓,但近两年得益于第三产业尤其是信息经济的增长,杭州经济实现完美转身。杭州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80.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0%。至今年三季度,全市GDP持续6个季度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这其中,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信息经济继续高速运行。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杭州信息经济实现增加值1865.77亿元,增长23.1%,高于GDP增速13.1个百分点,占GDP的24.0%,比上半年和去年同期分别提高0.2和1.1个百分点。

除了这5个城市,南京和青岛也正在加速向万亿俱乐部靠近。尤其是南京,2015年实现生产总值9720.77亿元,按照目前的增速,今年进入万亿俱乐部已经是板上钉钉。

厦门:经济总量小房价却不低

在这15个副省级城市中,有14个城市GDP总量超过了5千亿大关,它们全部位居我国GDP总量的前30名。从人口总量方面看,大多数城市人口总量都在700万以上(大连逼近700万),有4个城市超过了千万大关,分别是成都、广州、深圳和武汉。

这其中,厦门是个例外。从经济总量上看,去年厦门仅为3466亿元,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中位居第51位,仅略高于苏州辖下的县级市昆山,仅为榜首广州的19%;人口总量上,尽管近几年来厦门的人口高速增长,但2015年该市总人口也不过386万,与其他城市差距遥远,其总人口只有广州的28.6%。

不过,尽管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方面远不如一线城市广州,但厦门的房价却仅次于北上深,高居全国第四,远高于广州。可见经济增长与人口流入并不是决定一个城市房价的关键,土地供应是否真正满足市场需要更为关键。实际上厦门去年的楼市成交也仅为350万平方米,相当于广州、成都等大城市的一个零头。但这几年厦门土地供应十分有限,远远没有满足市场需求。

当然,在几个主要指标方面,厦门并不都是敬陪末座的位置。在人均GDP方面,有8个城市的人均GDP超过了10万大关,其中最高的是深圳,达到了157985元,武汉是其中唯一一个来自中西部的城市。经济总量最小的厦门人均GDP为90378元,位居第9。

在榜尾,人均GDP低于8万的有4个城市,分别是成都、长春、西安和哈尔滨,主要位于西部和东北。其中,哈尔滨的人均GDP最低,仅为59027元。

钱袋子:几家欢乐几家愁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一个城市财力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多少钱才能办多少事,城市公共预算收入的多寡,决定了其在城市建设、民生支出、契税优惠等方面的投入。因此一般预算收入是一个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GDP与财政收入有一定的正相关性,GDP高的城市,财力相应也要强些。在一般预算收入方面,15个副省级城市中,有8个城市的收入超过千亿大关。

其中位居榜首的是深圳。数据显示,2015年,来源于深圳的公共财政收入达到7240亿元,比上年增长30.2%,中央级收入实现4512亿元,增长29.7%;深圳市地方级收入实现2728亿元,增长31%,为近8年以来新高。

深圳的一般预算收入高,一方面得益于自身金融业、房地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得益于计划单列体制下,在税收方面直接与中央分成,不上缴所在省,留下来的部分自然也较高。

类似的还有厦门,虽然GDP和人口总量在15个城市中落后于其他城市,但厦门的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也达到了606亿元,超过了长春、哈尔滨、大连这些GDP和人口远多于自己的兄弟城市,与济南和沈阳相当。在福建省内,厦门经济总量和人口也远不如泉州和福州,但是厦门一般预算收入却超出他们。主要原因与深圳计划单列市的情况相同。

相比之下,有些城市的日子就要“捉襟见肘”多了。比如广州,虽然在15个副省级市中经济总量位居第一,但其一般预算收入仅为1349亿元,不到深圳一半。

原因在于广东地区发展差距悬殊,全省21个地级市,有12个地级市的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有些甚至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广东要平衡发展,需要加大省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珠三角发达地区更要多作贡献。

另一方面,广东经济发展失衡严重,资源聚集珠三角,尤其是广深。但由于深圳税收不上缴所在省,广州、佛山、东莞要做的贡献就更大了,广州作为长子,责无旁贷。

这样一来,广州的财政收入虽不少,但由于上交中央和省里的比例高,自身留下的并不多。打个比方,广州每产生1元财税收入,大概有0. 75元贡献给中央和省内,自己只留0.25元。比如,去年全年来源于广州地区的财政总预算收入5116亿元,相当于广州一般预算收入的4倍。

与广州同样捉襟见肘的还有东北几个城市,如大连、沈阳、哈尔滨和长春,它们的经济总量和人口都远多于厦门,但是财政收入却与厦门相当,或远低于厦门。比如长春仅为388.2亿元,哈尔滨也仅为407.7亿元,大连为579.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