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高考自杀者:死的欲望何以被点燃(上)

每年高考后都会传来考生自杀的消息,今年也不例外。他们究竟怎么了?现在的人真的比以前的人更脆弱?死都不怕,为什么还会怕活着?这大概是正常人最不能理解自杀行为者的地方。

解释自杀的理论很多,弗洛伊德提出了“生本能与死本能”,中国专家提出了一个更浅显易懂的理论——扭力理论。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委会的心理学家、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院社会心理学张杰教授团队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扭力是导致自杀和精神疾病发病的重要原因。

简单理解这个扭力,就像扭绳子或者拧毛巾的两头反方向用力的感觉,与一般说的压力不同。

压力通常指单向力,再多的力只要是来自同一个方向,产生的就是压力。而扭力的形成至少包含了两种相对立方向的力,两个方向的力短时间内将生存空间深度挤压,就可能导致自杀。

可以这样来理解自杀:本性向往“活得好、活得有质量”与对“不明不白的死、冤死”的恐惧,通常会在生活中被自然地融入每个人的内心。

一方面,“怕死”的动力让我们更努力、更珍惜生命;另一方面,生活的残酷也难免会让部分人感觉到“活得累、活得苦、活得没质量、活得没希望”。

这两股力量一直在人的内心互相竞力,如果后者力量的增强就会让人错误地产生与“死的冲动”紧密联系的“彻底解放与自由”的想法。

以高考自杀者为例,解读自杀有三种原因:

第一种,狭隘的“关心”——“自杀魔咒”的土壤。大多数时候,关心是一种爱,是温暖的,是有力量的;但对考试成绩不理想,压力过大的考生来说,过多的关心可能就成了压力。

尤其是在6-8月这段时间内,父母、亲戚、朋友、邻居都会谈到高考的相关话题——

“考了多少分?”

“准备报哪个学校?”

“要不要复读一年再试试?”……

刚刚经历过高强度的高三生活,残酷分数线的激烈竞争,再加上被过度关心引起的愧疚,成为一部分高考挫败者的压力圈,即“自杀魔咒”的土壤与温床,让它开始在孩子头脑中滋长。

第二种,被否定——对生存产生恐惧。“妈妈同事家的孩子XX,上了重本线的!”“XX连补习班都没报,为什么你天天上补习班,还没有他考得好?”……

在面对“挫败”(社会标准的、家庭标准的、个人标准的失败)或“无能”或“无前途”的孩子,如果再加上父母用言语行动建造出“无助”的环境,滋长的“自杀”想法就可能被开启,让他对生存产生恐惧。

第三种,自我否定——自杀的导火索。“我比很多人都努力,为什么没有别人考得好?”“为什么别人看上去都比我学得轻松,难道我真的比不上他们?”

人对未知世界天性好奇、爱探索、爱折腾、能够沉浸到自我认可的世界中,但挫败下的青春期孩子,很容易变得敏感、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经常达不到标准而自责和内疚,怀疑自己的世界。

而在面临高考失败这一足够触碰内心“自我否定”按钮的重要事件时,就成为了自杀高风险学生们的导火索之一,导致他们想毁灭内心世界,去死的欲望就可能被点燃。

(作者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医生)



(责任编辑:邓磊)

(作者:科普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