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武汉博物馆“上新”

在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金钩玉带入梦来——中国古代带钩展”、“琴为何物——重庆三峡博物馆古琴珍藏展”等展览纷纷来到武汉博物馆。

“金钩玉带入梦来——中国古代带钩展”

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携“金钩玉带入梦来——中国古代带钩展”来到武汉博物馆,通过200件馆藏带钩精品为观众们展现古人腰间的精巧细致与低调奢华。

展览分为“带钩与华夏文化”、“带钩与中国工艺”、“带钩与东方美学”三个部分,分别从带钩的使用与功能、制作与工艺和造型与纹饰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细致的展示和剖析,将带钩这一服饰配件从表面的形态功能到内在的文化寓意层层铺开。让观众从一件件小物中体会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感受到精妙绝伦的中国工艺,领略到妙不可言的东方美学。

带钩,主要为古代男子的服饰用具,其用途顾名思义,为钩住(革)带,与我们今天所见的皮带扣功用相同。从考古发掘资料看,目前所知最早的带钩为玉带钩,出土于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遗址中。而我们常见的铜带钩,最早的出土实物则始于春秋时期的墓葬中。至战国时期,传统服饰受胡服的影响,带钩的使用更加广泛,这极大地促进了带钩形制的变化。带钩成为男性服饰用具中彰显其身份地位、衣着品位、文化气质等方面的重要载体。

带钩虽造型多样,但大多数都由钩首、钩体和钩钮三个部分构成。龙首错金银镶嵌绿松石几何纹青铜带钩就是青铜带钩的常见造型。其钩首小巧简约;钩体从侧面看为“S”形,钩面自钩首至钩尾由窄变宽,以椭圆形收尾,形似乐器琵琶;钩钮位于钩背近尾端,为长椭圆形,钮面较钮柱宽大突出,便于系住革带,使其不易脱钮。钩面纹饰采用简单的圆点和直线以错金银工艺勾勒主体纹饰,周边以绿松石镶嵌工艺填地,简单的几何线条组合随着钩面的变宽而重复放大,使钩面纹饰的构图繁复而不显杂乱。绿松石与金银颜色的组合,使钩面色彩沉稳典雅、时尚贵气。

带钩的制作材质较为丰富,常见的有金、银、铜、铁、玉石、象牙、琉璃、兽骨等等。展览中的“四不象”纯金带钩。其造型别致精巧,钩首与钩钮分别借用了动物的喙与足的形态,将实用性与美观性相结合。而大大眼睛和尖尖的耳朵,又给整体的造型带来了灵动与生气,显得顽皮又跳脱,让我们不禁感叹古代工匠的脑洞大开与活泼随性。

带钩造型上纹饰主题丰富,除常见的龙形纹、凤鸟纹、动物纹、几何纹等外,还有一些包含传统民俗、古代神话题材的纹饰。伏羲纯银贴金带钩在此次展品中显得颇为精美。这件带钩为纯银材质,运用贴金装饰工艺,利用伏羲人首蛇身的体态与钩体的形态相结合,构思精妙、工艺精巧。在古代神话故事中,伏羲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据说伏羲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八卦、文字;结绳为网,教会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瑟,创作了曲子;在楚帛书中被称为创世神。

带钩不仅造型美观、精巧实用,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太平御览》卷三百五十四引《梦书》曰:“梦得钩带,忧约束也。钩带着身,约敕己也。持钩带脱,事决已也。”在古人看来,一枚小小的带钩,却蕴含着约束、决断之意。它既是古代尊卑贵贱的微妙体现,也是古人精致生活的诗意表达。

此次展览于2024年5月17日至7月18日在武汉博物馆一楼多功能展厅展出。炎炎夏日,您不妨带上家人一起来感受千百年来古人服饰配件中的传统与现代、时尚与华美!

“琴为何物——重庆三峡博物馆古琴珍藏展”

“琴为何物——重庆三峡博物馆古琴珍藏展”在武汉博物馆开幕,展览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和武汉博物馆共同主办。

“琴为何物——重庆三峡博物馆古琴珍藏展”汇集来自重庆三峡博物馆的大批古琴珍藏,分为“太古遗音”“大工巧器”“大雅正声”“玉律潜符”四个展览单元。四个展览板块分别从古琴的源起流变、形制特色、文化内涵、音乐意韵等方面,全方位阐述古琴文化在中国传统文明中的地位。展览以古琴本身为引,拓展到中国古代音乐、文学、政治等多方面历史文化,引领观众认识古琴、感受中国传统音乐的美、了解古琴背后所承载的生活美学。

宋“松石间意”款琴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且富有民族色彩的传统弹拨乐器,至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与中华音乐文化共生又共存。早在先秦时期,琴艺就位列“四艺”之首(琴棋书画),是士大夫彰显社会地位与自身文化素养的重要技能。古琴中所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在历史发展中已经超脱出器乐本身,上升到社会政治与生活哲学的层面。

宋“卫中正”款琴

本次“琴为何物——重庆三峡博物馆古琴珍品展”集合了重庆三峡博物馆珍藏的20张古琴,其中3件宋元古琴为国家一级文物。其中,宋“卫中正”款琴是北宋斫琴师卫中正目前唯一存世的作品。卫中正是北宋仁宗时期的宫廷制琴名手。据史料记载,他曾奉旨制“琼响”琴,到明代翰林学士王祎还为此作《琼响操》,可见其在古琴技艺上的历史影响。另一件宋琴——“松石间意”琴也被认为是传世珍品,此琴为仲尼式古琴,琴体浑厚,断纹优美。更难得的是琴底共有文字题刻十二处,印章一枚,是目前所见题刻数量最多的古琴。题刻落款者多是宋、明、清三代的著名文人,其中不乏苏东坡、唐伯虎、沈周、文徵明等举世闻名的大家。“松石间意”琴如一粒时间长河中的细沙,滑过苏东坡、唐伯虎的手指,游过千年长河来到武汉博物馆的展厅中与观众见面。观众将得以近距离欣赏这张曾经被文学宗师喜爱过、抚玩过的古琴珍品。

“琴为何物——重庆三峡博物馆古琴珍藏展”不仅向观众展示古琴本身,还展现了古琴制作技艺的流程及历代著名斫琴师,诠释了古琴与古人、古代文学、古代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展览除了展出古琴珍藏外,还展示了古琴制作过程中所运用到的工具和材料。利用展览文本、图像列举古代文人创作的诗文与绘画作品、历代古琴琴谱,细节到古琴琴身在时间演变中所产生的不同纹路。展览还采用多媒体交互技术让观众直观享受古琴音乐和古琴弹奏的美。

2003年11月7日,中国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继昆曲之后我国入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二个项目,得到世界公认。三千年来,古琴与中国人之间的联结还未断开,还有许多人在研究、保护、传承古琴文化与技艺。

“琴为何物——重庆三峡博物馆古琴珍藏展”在武汉博物馆一楼书画厅展出,展览将持续到8月1日

(来源:长江云新闻 通讯员 武汉博物馆 丁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