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厘之间看黄石制造】华中铜业:从230毫米到0.1毫米 铜板带材的瘦身之旅

云上黄石报道(记者何奕海) 近年来,中铝华中铜业公司始终以国内一流、国际领先为目标,围绕“厚度、精度、强度”做文章,在自主创新技术支持下,公司产出的铜板带材产品的厚度最薄的仅0.1毫米,不仅大幅提升了产品实用性能,也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记者 侯良宇: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在华中铜生产线现场,在我手上就是华中铜的最终产品,这个产品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亮泽度非常高,有一种镜面的效果,而且拿到手上,感觉它的厚度非常薄,没想到是从几百毫米的铜铸锭转变而来了,那么它又是如何实现这种转变的呢,今天就跟随着我们镜头,一起去探访一下。

在华中铜业的生产线上,工程师赵健正在召开现场工作会。

千万不能造成气泡问题,很麻烦(第一遍铣的时候,上下表面铣是多少?)两个都是0.5,一直都是这个数字。

像这样的现场工作会每天都会准时召开,目的就是及时收集各个工作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在赵健的带领下,我们看到了薄如纸片的铜板带材最原始的模样。

中铝华中铜业 工程师 赵健:这个是我们买回来的原材料,就是电解铜,包括剩下的回炉料(旧料、边角料),通过炉子的融化铸造,产生这样大概是230毫米厚的铸锭。

经过十几道工序,铜铸锭的厚度逐渐变薄,但要想实现彻底瘦身,精轧机是关键。这台从意大利进口的精轧机,配有厚控系统和板型检测控制系统,0.1毫米厚度的产品,误差值能够确保在正负3微米以内。由于华中铜业产出的产品基本用于高精度电子领域,即便是这样的误差也会影响成品最终的质量。在长期研究过程中,技术人员摸索出设备运行规律,克服了这一缺点。

中铝华中铜业 工程师 赵健:通过检测的数据,通过实际数据比对,把偏差量规律性,制定了补偿表,保证最终产品厚度达到客户所需要的厚度。

从230毫米到0.1毫米,浓缩的是华中铜业产品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历史。几年前,华中铜业曾因低端产品加工模式,导致产品附加值低,销路不畅。为实现企业振兴,他们将目光瞄准高端产品,通过三年多的自主研究,最终攻克了高氧韧铜技术难题,成为国内唯一可批量生产合格FPC压延铜箔坯料的企业。2017年5月16号,在市政府、中铝集团、中国铜业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总投资11.27亿元的中铝华中铜业高精度铜板带箔项目正式签约,今年年底将实现竣工投产。项目建成后,能够将生产的高氧韧铜带坯,直接加工成铜箔,供给新能源汽车和FPC用户,厚度将进一步缩小,达到10个微米以下。

【记者手记】推动黄石制造迈上中高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时刻以“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理念为标尺。从铜铸锭到铜板带材厚度的转变,体现的是企业始终坚持精益求精的匠心与创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高质量发展的指引下,黄石制造还会涌现出更多精品,以毫厘之间的变化堆砌起黄石复兴最可靠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