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批评不能缺位

《明朝那些事儿》等图书持续畅销,《琅琊榜》等电视剧轮番热播……近些年来,基于网络文学作品转化而来的图书、电影、电视剧等,已经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显示,经过20余年的快速生长,中国网络文学受众群体已突破3.5亿,网上写作的人逾千万。网络文学的巨大影响力不仅改变了中国文学的发展格局,更对中国娱乐文化市场产生了广泛影响。

  然而,盗版、侵权、抄袭等乱象丛生,唯点击量、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等不良倾向广泛存在,可以说,当前的网络文学还处于泥沙俱下的发展状态。

  在近日举行的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网络文学研究会第四届学术年会上,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网络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欧阳友权指出,网络文学要想实现健康、有序、繁荣发展,相关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不能缺位。

  专家认为,网络文学批评与传统文学批评是一脉相承的。正是由于批评的积极干预,网络文学可以更健康地介入人们的精神生活。不过,网络文学批评也面临新媒介、商业性等新情况。专家指出,与传统文学批评相比较,网络文学批评的标准不能没有市场的维度,需要引入读者群的消费评价。不过,歌颂真善美、惩治假恶丑的坚守始终不能变,无论写什么和怎么写,也不能丢掉“文学性”这个核心。

  事实上,与蓬勃发展起来的网络文学相比较,当前我国网络文学批评的发展还相对滞后,迫切需要建立网络文学的批评标准和评价体系,发展起一批专家评论队伍。正如网络作家陆显钊所说,“我们写作需要正能量的指引,需要敢于讲真话、有深度的批评来引导,不然很容易在网络空间中迷失自我,作品也很难留得下。实际上,取得了很好的口碑和社会效益,更能够为我们带来经济效益,两者是统一的。”(李 惠)

责任编辑 崇郁


(作者:李 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