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修权:给“洋钦差”当翻译

重走长征路,我们继续讲述遵义会议的故事。有一位阳新走出的革命家,全程亲历了这个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并以翻译的身份,做出了特殊贡献,他就是伍修权。

遵义会议会址是一座砖木结构建筑,坐北朝南、中西合璧。二楼的会议室里,钟摆、藤椅、火盆,都是当年的面貌。唯一不同的,是后来挂上的这组照片,列举了出席会议的20名代表,伍修权在最后一位。当时,他受军委总参谋长刘伯承的委托,为共产国际派驻中共中央的军事顾问李德做翻译。

我父亲俄语比较好,再一个他是(莫斯科)步校毕业的,在军事方面也能够比较清楚有些事情,这样的话跟李德也可能比较好交往一些。

1935年1月,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进驻遵义的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反思和总结军事上的左倾错误路线。但是,李德作为拥有最高指挥权的"三人团"之一,仍然在重大的军事行动上固执教条,而且性情简单粗暴,不时与红军的将领发生争执。这些都被处事稳重的伍修权一一化解。

刘伯承也是跟李德争执起来了,争执起来以后,李德也是骂刘伯承,用俄语骂,但是我父亲骂的话就不翻译了,就用别的话代替,轻描淡写的就翻过去了。他就是尽量地不要太伤我们自己的人。

伍修权的顾全大局,却让李德很生气,指责他是个老好人。但随着毛泽东等大多数人对左倾错误军事指挥和战略方针的严厉批评,会议最终统一了思想,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

遵义会议解决了当年红军面临的最迫切的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使中国革命的航船终于有了一位能够驾驭其进程的舵手!

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学会了克服错误,从幼稚走向成熟。在这个破旧立新的转折点,伍修权经过深入思考,做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抉择。遵义会议之后,由于李德不再参加一些重要会议,只要一般的生活翻译,所以伍修权离开了李德。对此,他作了一首诗,表达自己的心情:

娄山关前鏖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

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

《七律·历史转折》

娄山关前鏖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

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

(作者:陆冰 陈永亮 南海 肖佳川 朱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