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7日,在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武创院”)生命科学仪器生态伙伴论坛上,“武创院临床资源合作联盟”正式成立,将推动临床资源的有效聚集和均衡配置,促进生命科学工具与临床应用的深度融合。
这意味着,更多科研成果将在武汉加速转化,又一场科技与产业的“双向奔赴”正在发生。
创新赋能产业,产业激发创新,“科创+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题中之义,“转化”正成为科学家和企业家们的共识。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武汉科教人才优势正加速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光缆首席科学家熊壮在光纤测试中心实验室工作。 长江日报资料图
如果说科技创新是“拿着锤子找钉子”,那么产业创新则像是“找准钉子造锤子”。
在武汉,创新不再只是高校院所的“任务”,一批龙头企业正瞄准国家需要、产业需求创新,涌现了一大批重大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
“空芯光纤”——下一代光通信的颠覆性技术。
长飞光纤用空气纤芯替代玻璃纤芯,光信号传播速度提升约47%、传输时延降低约30%,创下多项光通信传输世界纪录。
“未来,产品有望应用于长距离通信、金融高频交易等领域,也能满足AI时代超大容量、超大带宽、超低时延的新需求。”企业执行董事兼总裁庄丹如是说。
“稻米造血”——改写人血清白蛋白从血浆中提取的历史。
“对于严重肝硬化病人,一周要用4—5瓶人血清白蛋白,传统白蛋白每瓶价格400—500元。随着我们的技术产业化并逐步扩大生产规模,将会有效降低成本,满足患者的用药需求。”禾元生物董事长、总经理杨代常说。
禾元生物18年来坚持原始创新,研究和开发全球首创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其自主研发的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注射液(奥福民)预计2025年上市。
“新质生产力本质是创新驱动的生产力,关键在于创新和产业之间的一种良性互动。对于企业来说,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们寻求确定性发展的唯一途径。”在华工科技党委书记、董事长马新强看来,“我们必须加快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积极解决国家和产业发展需求。”
华工科技国内首条三维五轴激光切割装备流线化智造生产线。长江日报资料图
在《焦点访谈》2024年12月28日播出的年终特别节目中,华工科技打破国外40余年垄断、助力中国制造攀“高”图强的故事引发广泛关注。
随着镜头切入白车身激光焊接装备工作现场,激光闪烁间,一台白车清爽下线。目前,这一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90%,累计服务下线车辆超过4500万辆。
“自主创新。”马新强一语道破“成功秘诀”,过去10年企业累计研发投入超过70亿元。2024年,企业又开发出十多套行业领先的专精特新产品。
据了解,武汉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10家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高校院所开展底层技术、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前沿技术攻关。目前已聚集研发团队1700余人、开展技术项目85项、申请专利1200多件。
九峰山实验室科研人员工作中。
近日,科技部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4》,武汉创新能力指数排名全国第六。
武汉是全国三大智能密集区之一,创新人才荟萃,“家底”深厚。2024年,有19家在汉单位获得国家科技奖,在全国城市排名第二;每万家企业中高企数量达171家,居全国主要城市首位……
如何让创新成果从“躺”在论文里转化为实际应用?答案是“转化”,而且从一开始就要奔着转化去。
以武汉城区最高峰命名的湖北九峰山实验室,一群平均年龄只有30岁出头的年轻科研工作者,正瞄准攻坚全球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尖端前沿。九峰山实验室主任丁琪超曾在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通过九峰山实验室的平台搭建桥梁,畅通化合物半导体创新成果转化‘高速路’。”如今,投入运行不到两年时间,30多家创新企业在九峰山实验室周围聚集,总估值超过百亿元。
“九峰山实验室是一个独特的地方。”湖北九峰山实验室海外伙伴发展总监托马斯·柯林斯觉得,这里是连接工业界和学术界的桥梁,不仅仅是国内大学与产业之间的合作,希望未来这样的合作可以扩大到国际范围内。
光谷实验室,科研人员在激光刻蚀机上进行核心部件的加工。长江日报资料图
为了加速科研成果落地转化,湖北光谷实验室还尝试按照科研团队和企业需求,定向匹配专业工程师,配合他们完成产品小试。
在多方的努力下,国内首款基于自研电路的硫化铅量子点红外成像样机开发成功,将于2025年规模化交付,目前已经拿下了百万级订单。
尝到“甜头”后,光谷实验室便在全国率先探索招聘懂技术又有一定市场资源的“技术经纪合伙人”。目前,这一队伍已超20人,他们大多来自科技部门、高校院所、科技型企业。
“我们最擅长的就是做研究方面,最多的产出是论文,光谷实验室完善这个技术,使它更能满足客户需求。”光谷实验室胶体量子点短波红外成像芯片项目组负责人、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高亮说。
从九峰山实验室到光谷实验室,从东湖实验室到珞珈实验室……一个个创新成果正向着转化而生,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攀高逐新。
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
科技成果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必须形成企业“出题”、联合“答题”、市场“阅卷”的融通创新模式,畅通从“书架”到“货架”关键的“最后一公里”。
武创院便是一家探索如何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难一公里”的新型研发机构。“难”在哪?“点菜的不吃饭,吃饭的不买单”是“症结”所在。
上个月,武创院“拨转股”支持项目武汉同济医院汪道文教授领衔的暴发性心肌炎精准诊断试剂盒项目临床试验正式启动。“我们过去也做了许多专利,相当有难度。”汪道文感叹,武创院共担风险的成果转化路径,让转化之路越走越畅通。
武创院院长助理王慧中表示,作为武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武创院的定位正是做创新主体和创新资源的集聚者、整合者、催化者。
武汉的创新探索让科技和产业不再割裂,“科创+产业”意味着创新要“加”上产业思维、产业导向。在以“用”为导向的科创供应链平台上,企业用户找科创资源如逛“淘宝”一样便捷。
自2023年12月上线以来,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已吸引超过6.2万家企业入驻,成功对接11200余项需求。
2024年12月20日,湖北科创供应链线上平台上线一周年,入驻企业超6.1万家。
“我和同事们每天‘泡’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里,在技术和市场间不断‘转场’。”平台技术经理人周昉编制的产业链图谱不仅按照上下游排列出上千家企业,相关细分领域的专家也一一对应、穿插其间。
企业和科研机构牵手后,产品正式投产前还得过中试这一关。中试也被称为“达尔文死海”——从理论研究走向产品市场的空白地带,要跨越“这片海”,必须搭建“中试桥”。
武汉之南,武汉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的中试厂区内,10余个矗立的金属罐体引人注目。这里正在中试的是新型磷酸铁锂前驱体材料,可以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领域。前不久,先进院入选第六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在武汉,科技创新正持续引领产业创新。据统计,2024年,武汉高新技术企业达15323家,是2021年的1.67倍,数量居全国城市第五;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7.5%。
(来源:大武汉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