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总局局长:网购7日无理由退货办法将在3.15出台

10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长张茅就“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江苏广电总台新闻广播记者:再过几天就到“3.15”了,作为一名普通的消费者,我感觉这几年我们老百姓消费的需求正在越来越多元化,从以前单纯购买一件商品,到现在购买包括教育、养老等各种服务。我们消费环境也在改变,不只是在实体店里花钱购物,也在网上买买买。但是有一个现象,虽然我们消费升级了,但是虚假广告、价格欺诈,包括假冒伪劣也在不断翻新花样。面对这些新的变化,我们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会采取哪些新的措施?既能够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能够激发企业的动能,刺激他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消费服务。谢谢。

张茅:你提的这个消费问题,确实太重要了。现在,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达到64%,成为拉动经济的一个主要动力。总体来说,由于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总体消费环境虽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是通过我们的监控还是向好的趋势。比如,2016年大数据分析,对消费环境正评价比2015年提高了8.5个百分点。消费者认为,在商品服务和消费者保护方面,情况有所改善。比如去年“双11”,我们通过网络进行了一些调查,在消费环境方面,比2015年的评价还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从“双11”的销售额来看,去年是1700亿,增长速度很快,这也说明大家消费意愿,也说明消费环境向好,否则大家不去消费了。

但是,消费投诉还是大量存在的。大概商品的投诉占到54%左右,服务在46%左右,基本上一半一半。商品多一些,服务投诉在不断上升。刚才说教育、体育、健身、旅游这些服务,我估计未来的服务可能会超过商品。特别是在农村,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人对消费投诉比较高的,比如在保健品领域,老年人比较多,在网购领域年轻人比较多,现在学生也都在网购。互联网大数据显示,假冒伪劣的投诉占20%,误导宣传占15%,被消费者投诉的网店、互联网交易平台比例较高。

下一步如何改善消费环境,加强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这确实是我们的重头工作,因为关系到13亿人。经营者也消费,我们政府部门负责监管的工作人员也是消费者,我认为,保护消费者和激励企业提供更好的产品和质量,是既有矛盾一面又有相互促进的一面。如果这个企业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得好,就能促进它更好的发展。反过来,对企业是不利的。

首先,还是要落实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即将出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就是依法依规做好这些工作,加强宣传培训,扩大知晓率。我曾经在一个城市抽样调查消费者遇到侵权以后怎么办?有70%的人是使用12315投诉,这个比例还不错。农村可能就不知道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农民买了假货,不知道怎么处理。所以,要宣传、普及、培训、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我们城里人很多消费者也不知道退货找谁。

其次,是严格依法办事。比如,我们《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里有网购7日无理由退货的规定,当然有几种情况,像生鲜的不行,还有定制的西服,也不能退。《网购7日无理由退货办法》将在今年的“3.15”的时候正式出台,比如说,开封以后对质量引起变化的这些产品,要严格执行。有的企业原来表态挺好,说政府是定的7天,我给10天,要有这种表态,我说大家肯定会积极买你的产品,这就是促进。

另外在消费者投诉比较多的重点领域,要更好的发挥消费者组织的作用。比如刚才说的网络购物,比如说健康用品、保健用品的老年人、网购的年轻人。大家知道中国消费者协会,人大副委员长张平同志担任会长,这说明政府是支持的,这是个保护消费者的公益性组织,还有各地的消费者保护的协会和组织。这些年做了一些很有益的工作,比如说消费者体验式消费,“黄金周”的时候组织一些志愿者去旅游,结果发现有三分之一的旅行社擅自改变行程,消协组织也跟旅游局通报了,“双11”的时候也有近三成的企业先提价后降价,说打折多少,其实价格是提起来了。比如,对于三星手机的爆燃事件,还有苹果侵犯消费者权益的问题,消协都主动约谈,促使他们召回产品。不同的国家虽然有不同的技术标准,但对消费者的保护不能是双重标准。

再比如,最近大家反映比较多的老年代步车,消费者协会就组织了包括大洋、金马、雷丁这种品牌的碰撞试验,试验结果是非常危险的,这也及时向社会公布了。实际上就是你产品自身的安全都得不到保障,更别说上路之后,制造的交通秩序混乱。所以发挥消费者协会的作用非常重要,能够比较好的联系消费者,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再有就是我们“12315”现在成为一个品牌,“3.15”晚会的时候,因为工作的习惯,过去也是高度的注意,过去在卫生部工作,觉得假的诊所、假的大夫、假药,有这方面的问题,涉及到我自己工作的领域。现在我关注曝光的企业,不知道今年“3.15”将会哪些行业、哪些企业被曝光,“12315”的宣传也成为一个热线品牌。

总之,需要我们政府、企业、消费者共同努力,进一步改善我们的消费环境,我们叫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让消费者真正做到安全放心。这样有利于拉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同时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这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民生问题,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我们要高度重视,不能有丝毫的松懈。谢谢。

中国经济网记者: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2016年,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得到了广泛开展,新动能正在撑起发展的新天地。商事制度改革从开始推行到现在,大大激发起老百姓投资创业的热情,也促进了新设企业的快速增长,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请问张局长,下一步,国家工商总局将会采取哪些重点措施,来继续推行我们商事制度改革呢?

3月10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长张茅就“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这是张茅向记者挥手致意。新华社记者李鑫摄

张茅:《政府工作报告》对2016年的商事制度改革进行了总结,对2017年提出了要求。根据《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我们要继续深化改革。刚才,我讲到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改革还需要继续深化。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第一是继续推进市场准入便利化,一个重要的工作是“多证合一”工作。所谓“多证合一”,就是要把一些不需要政府许可的证,在我们领取营业执照的时候,使申请人能够一次领取到。

张茅:最近,我看到各地的工作、各地的情况不一样,七证、八证,有的十一证、十五证,各地要求也不一样。有一些涉及到外贸出口的企业,有一些是海关和出口需要的证。这些证,我们没有统一讲是多少证,因为各地的情况不一样。目的是一次领取,减轻企业的负担,让企业最多跑一次。关键是加强政府各部门的协调,实际上是政府部门自我革命的一个深化,要建成一个信息共享的平台。大家常说,让信息多跑路,企业少跑路。同时在“多证合一”的情况下,也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证。这个工作,我们计划在今年的10月1号之前完成。大家看到,我们各地的办事大厅开了很多窗口,这是为方便企业服务,将来随着信息化和深入的改革,这些窗口因为电子化进程会越来越少了。

张茅:第二是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的使用。我们争取在今年年底以前,使企业具备全程电子化申请登记和领取电子营业执照的条件。在一些发达国家,企业登记包括国内有一些地区,像北京海淀区都是电子申请,有一些是电子营业执照。当然,我们也尊重企业的选择,如果企业需要一张纸质的营业执照挂在墙上也可以,中国人习惯挂一个营业执照,挂一些荣誉的证书,挂一些商标的,商标我们国内都发证,国际上很多商标是没有纸质证,都是在网上。我们不强制企业,因为我们具备这个条件。现在已经有不少企业申请了电子营业执照,也有使用电子营业执照的。这需要打破我们地区分隔,认可电子执照。

张茅:企业登记当中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企业名称选择。去年,开放了县一级的名称核准,今年,要开放国家、省市的名称库,就是企业自己选择名称,但是不能相同,不能违反一些规定,比如,一些带有政治性色彩的。把主动权、自主权交给企业,提高了政府办事的效率。

张茅:再就是简易注销。我们去年也是试点,全国有100多万家企业退出,特别是对于没有营业、没有债权债务的企业实行简易注销,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让企业的退出比较便利。

张茅:第三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按照国务院市场监管的“十三五”规划,一是依法依规监管,二是简约监管,不是很复杂,实行“两随机、一公开”。三是审慎监管。四是综合监管。五是智慧监管。六是协同监管。按照这些新的理念,全面实施“两随机、一公开”联合检查。什么叫联合检查呢?就是解决今天你去检查,明天他去检查,企业应接不暇的问题。我们首先把工商管理部门市场监管的职责综合起来,共有12大类,不能说今天管商标的就检查商标,明天管广告的就检查广告,首先把工商系统内部所有要到企业检查的内容综合起来,一次性的检查。还有的地区和省市实行了把日常监管的部门都组织到一起,对企业进行一次性检查。这样一个是减轻企业负担,不用天天应付检查,再就是降低了政府监管的成本,我们不是坐一辆车天天巡查,每个企业都去看,我们是随机的,检查企业不低于3%。同时,也提高了对企业的威慑力,企业不知道明天是不是还来检查我,因为是随机的原则。也可能今天随机完了,过三个月又到你头上了。今年年底以前,把所有的工商市场监管内容都纳入到“两随机、一公开”联合检查当中,这是需要我们大力推动的。

张茅:大家看我在这儿说,好像比较简单,实际上这改变了多年来工商系统巡查的观念和方式。过去,我们就是到企业看一看,我也参加过企业的巡查,看看有没有营业执照,商品有没有过期,商标对不对,基层的工商所的同志非常辛苦,但实际上检查的不够深入。现在,我们采取抽查的方式,向现代市场监管迈入重要的步伐。这三项措施除了“多证合一”安排在10月1日实施以外,其他的都安排了工作进度,比如说半年达到什么程度,在年底以前全部完成。我们商事制度改革,是积小胜为大胜,每年确定一个目标,每年向前走一步,再反过头来看几年当中取得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