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味的“份子钱” 异化了传统民俗

云上黄石报道(直通车记者张翔宇 叶登辉) 这是一个请帖漫天飞的时代,怎么来证明你的朋友圈广,就看你参加宴请次数的多少,正所谓千里难寻是朋友嘛。当然了我们不能把每一段友谊都想的那么庸俗,因为交完红包的那一刻起,你还是会觉得友谊是很重要的。最起码要维持到自己结婚的时候。来而不往非礼也,随出去的份子,当然要想办法收回来。这种,以金钱往来为目的的宴请,就显得有些功利了,融通人际关系的作用逐渐被赤裸裸的钱物交换代替了。

其实“随份子”的习俗本身没有错,这是我国古时候出现的一种传统民俗,与我国的农耕文化密切相关。在那个年代,生产力和生产方式都比较落,娶妻生子都是大事,仅靠一家一户难以完成,便形成了凑份子钱的模式。而现在亲戚朋友家里有大事小事,大家都会送上一份礼物或礼金来表达心意,用来维系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然而现如今,份子钱的数目越来越多,随份子的方式也五花八门,满月酒、周岁酒、参军酒、评先酒、开业酒、调资酒、升迁酒、调迁酒,这些酒宴的请帖,就像一张张红色炸弹,让人不敢接手。这也使得份子钱越来越功利,人文气息越来越少,成了维持人际关系的畸形方式。汪仁镇居民汪兰芝,亲戚家建新房,她碍于面子一次性就送了2万元;江洋社区的江华一年光随份子,就要花费3到5万;刚参加工作的汪颜,因为随份子变成了月光族。这些身边的真实例子,都反映出了同一个问题,比阔气、大操大办、奢侈浪费、人情过滥,已经给人民群众造成了极大的经济负担。

其实礼金的多少只是一种传统,一种祝福,其中祝福的珍贵性远大于金钱的数量。试想下,如果当你收到自己好朋友的请柬上面还附上了银行账号,你会是怎样的心情?“人不到礼到就行”让人没有感受到人文关怀,反而多了几分买卖的气息。我国是礼仪之邦,很多人却把礼仪物质化,忘了其中的人文关怀。无论时代怎么发展,传统习惯与人文情怀必须得保留下来,不要让那份变味的份子钱异化了传统民俗。给份子钱减负,其实也是给我们自己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