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传播技术变革时代,这是一个媒体创新发展的重要历史关口。
从“铅与火”“光与电”到“数与网”,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从未像今天这样方便,传统媒体面临的挑战从未像今天这样严峻,新兴媒体的发展从未像今天这样迅猛,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任务从未像今天这样迫切。
这是一条全新的起跑线,这是一次坚定的再出发。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
2015年12月,总书记视察解放军报社;2016年2月,总书记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都对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出明确要求。他指出,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要从“相加”到“相融”,着力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党中央从战略高度谋篇布局,就是因为融合发展是我们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必须回答的时代命题。
2年多来,宣传部门统筹协调,中央和地方各主要媒体一齐发力,开始了从“相加”到“相融”的加速跑。各媒体以再创优势的责任感、革新求变的使命感、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密切追踪新技术,热情拥抱互联网,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加快推进深度融合,改革体制机制,再造生产流程,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先后涌现,一批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初具雏形,一个新的传播体系和媒体格局正在形成。
从“光与电”到“数与网”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此长彼长,内容优势与技术优势双轮并驱
2016年2月19日上午,人民日报社大院沸腾了,习近平总书记来了!
在新媒体大厦人民日报客户端,总书记坐到电脑前,面对麦克风录制了一段音频:“大家好!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即将到来之际,我向大家致以节日问候,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随后他点击按键发布,前方大屏幕上立刻显示信息发送成功。瞬间,无数网友的留言、点赞如潮水般涌来。这段音频被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制作成融媒体产品并在全网推送,阅读量很快超过2.5亿。
在人民网视频直播间,总书记同2000公里之外的福建省宁德市赤溪村视频连线。人民日报法人微博发起“总书记来到我们中间”话题,阅读量达到6388.9万。
29种社属报刊、31家网站、111个微博机构账号、110个微信公众号及20个手机客户端……如今的人民日报,早已不再是一张报纸,而是一个全媒体形态的“人民日报媒体方阵”,成为拥有报纸、杂志、网站、电视、广播、电子屏、手机报、微博、微信、客户端等10多种载体、320个终端载体的媒体集团,覆盖总用户超过3.5亿人。
从“铅与火”“光与电”到“数与网”,人民日报的嬗变是传统主流媒体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推进深度融合的一个缩影。
网络和数字技术裂变式发展,带来媒体格局的深刻调整和舆论生态的重大变化,让传统媒体站到了创新发展的重要关口。从2014年APEC会议,到2015年“9·3”大阅兵,再到2016年G20杭州峰会,在历次重大活动、重大事件的报道中,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充分发挥新技术在采访、编辑、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大数据分析帮助记者处理繁杂的信息,无人机航拍呈现震撼壮观的全景图片,VR/AR为读者呈现三维的感官体验……新技术手段带来融合发展的崭新气象,拓宽了新闻报道的方式方法,为主流媒体在互联网时代开发出新的蓝海。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媒体融合是我们主动作为的战略选择,是我们顺时应变的科学选择,是我们强魂健体的必然选择。”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说。
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了融合发展的力度;思想认识的高度,决定了融合发展的深度。中央和地方各主要媒体把融合发展作为重大改革的“头号工程”“重点工程”,全力推动,抢先布局。
——新华社瞄准打造“网上通讯社”,制定了新华网、新华社客户端“双轮驱动”的战略规划,构建跨部门、跨媒介、跨平台的新闻编辑加工的“中央厨房”,要求一线记者文字、图片、音视频“三位一体”,成为报道“标配”。
——求是杂志社、光明日报社、经济日报社、中国日报社整合内部组织架构,调整人员构成,设立全媒体或融媒体机构,统筹采编资源,推动融合发展。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成立融媒体新闻指挥中心,统筹全台融媒体内容生产,初步形成全台7×24小时联合作战的协调机制,实现了传播渠道的全能化和生产布局的合理化。
——中央电视台建立重大宣传报道台网一体化统筹机制,建立新闻素材融合共享机制,在重要活动报道中建立“融媒体编辑部”,推动台网融合。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打破常规,采用融合的思路,开展项目建设,建立了包括统筹规划、业务、技术和财务多部门在内的协同工作机制……
时间表清晰,路线图划定,任务书明确,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优势互补,彼此借力,显现出此长彼长的喜人局面,推动了从“+互联网”到“互联网+”的历史转变。
从做大阵地到创新传播
——把握舆论引导主动权,抢占信息传播制高点
2016年的最后一天,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环球电视网)开播,习近平总书记致贺信要求“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新闻立台,全面贴近受众,实施融合传播”。
“我们将突出融合传播,积极发展融媒体业态,打造外宣新旗舰。”中宣部副部长、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局长、中央电视台台长聂辰席说。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环球电视网)包括6个电视频道、3个海外分台、1个视频通讯社和新媒体集群,旨在服务全球受众,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世界认识一个立体多彩的中国。
宣传思想工作是在人的大脑里搞建设,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已经从门户时代进入移动互联时代,我国手机上网使用率在2014年就超过PC电脑,手机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目前国内智能手机联网终端已超过11亿部,移动设备成为多数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建好移动新媒体,成为主流媒体重构舆论格局的必争之地。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中央和地方各主要媒体结合自身实际,发挥各自优势,转移阵地,重开战场。
目前,人民日报客户端用户自主下载量达到1.54亿,人民日报法人微博在人民网、新浪网、腾讯网三大平台上的粉丝总数突破8900万,微信公众号订阅量超过840万,海外社交平台账号粉丝量及关注订阅数3370余万。报社各编辑部门、社属媒体也开疆拓土,打造了一批植入党报基因、独具风格特色的新媒体平台,如海外版的“学习小组”“侠客岛”,在新媒体领域形成很强的品牌优势和“吸粉”效应。新华社客户端累计下载量达到1.8亿,各微博账号粉丝总量4467万,微信公众号订阅量61万,海外社交平台账号粉丝及订阅量突破2200万。中央电视台“央视影音”客户端下载量5.5亿,“央视新闻”客户端下载量4195万、微博粉丝量4700万、微信公众号订阅量680万,海外社交媒体账号粉丝及关注数5335万……各媒体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加快在新媒体领域布局,一张新型主流媒体的新版图日渐清晰。
2015年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宣布,中国将免除对有关国家截至2015年底到期未还的政府间无息贷款债务。针对网上部分人的疑问,人民日报客户端第一时间推出原创报道《中国不是穷大方》,用事实和数据有力回应质疑,引发巨大反响,引导了网络舆论。
2016年,新华社推出说唱动漫《四个全面》,海内外2000多家网站和新媒体平台转载,累计观看量1.1亿人次;制作庆祝建党95周年微电影《红色气质》,被3000多家网站和客户端转载,网上浏览量突破2亿人次。
求是杂志推出原创动漫视频《“十三五”规划出炉记》,转载阅读量245万次。
光明日报推出《政协新闻发布会VR实况》,1小时内浏览量即突破12万次。
经济日报利用数据资源集中展示中国制造和工程成就,其中《让老外震惊的9项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半月内即被近万个微信公众号转载,覆盖用户2000万以上。
2016年9月G20杭州峰会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微视频《央视纪录: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天》,首次将电视端未播出的时政画面精准投放到移动端,被全网首页、首屏24小时推送,同样实现了“现象级”传播,全网视频播放量逾1.2亿次……
无论是报、社、台,还是网、端、微,内容永远是根本,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在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各媒体设置议题能力和话语把控能力明显增强,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不断创新,新媒体、融媒体产品成为网络报道的主力军,在网络舆论场上发挥了定盘星和导航仪作用。
从“相加”阶段到“相融”阶段
——再造采编发流程,寻求体制机制突破
从你是你、我是我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再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要真正实现融为一体,合而为一,关键是体制机制的突破,重点是观念理念的转变,核心是人的融合。
“我们将通过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努力实现‘三个转变’。”新华社社长蔡名照说。“三个转变”,就是从主要满足传统媒体需求向同时满足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需求转变,从单纯、单向稿件提供向互动、交互发布模式转变,从单纯提供稿件向提供综合服务转变。为此,新华社对全媒体报道平台进一步升级、扩容,将全媒生产加工机制向主要编辑部、技术部门、国内外分社拓展,初步形成了从“相加”到“相融”的新的采编架构。
从2015年两会报道开始,人民日报就开始试行“中央厨房”工作机制,打通全社采编资源,建立记者与报纸、网站、“两微一端”之间的对接枢纽,及时传递需求信息,及时发布定制产品。在近两年的重大战役性报道中,“中央厨房”已启动运行20次,“‘两微一端’的快,网络的全,报纸的深”得到初步显现。
在此基础上,人民日报按照跨部门搭配、兴趣化组合、项目制施工的原则,成立了14个融媒体工作室,来自17个部门的70多名编辑记者参与其中,媒体技术公司40多人提供技术支撑,“麻辣财经”“半亩方塘”“一本政经”等工作室迅速走红,受到业内一致好评。通过内部资源重组,激活了存量,做出了增量,提供了全媒体优质产能、优秀产品。
体制出活力,机制增动力。再造采编发流程,是深度融合需要跨越的“关键点”,也是构建新型媒体必须跨越的关口。随着全媒体新闻大厅的启用,人民日报将进一步完善“中央厨房”运行机制:设立总编调度中心,建立采编联动平台,构建适应融媒体生产的策采编发网络,再造策采编发流程;改革采编部门设置,实行编采分开,各专业采访部门不再承担报纸版面编辑任务,周刊、专版也全部交由总编室负责;对报、网、端、微采访力量实行统筹管理、打通使用;强化绩效考核,实行优稿优酬,根据新闻传播力排名进行奖励。
解放日报社在上海传统主流媒体中先行一步,在采编组织架构、流程上进行了30多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改革,将全部采访力量转入新媒体产品“上海观察”,同时向解放日报供稿,在考核制度上突出“优劳优得”导向,激活生产力,激发创造力。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从体制机制改革入手,积极推进浙江日报、浙江在线和浙江新闻客户端的深度融合,以“大编辑中心+垂直采编部门”模式,打造一支具备全媒体采编传播技能的“新军”,原创能力大幅提升。
夯实基础支撑,追踪最新业态。经济日报社建设了以“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为主体的系列技术平台,逐步摆脱了新媒体阵地完全依赖第三方平台的局面。按照“精准传播、细分服务”的理念,研发建设了“趋势”客户端、“中经广角”视觉平台等系列产品,大大提升了新闻报道网上传播效果。
中央电视台将加快建设“融合云”制作系统,支持面向电视和新媒体一体化制作和分发,打造统一的移动资讯发布平台,推动整合全台“两微一端”,统一出口、统一品牌。同时还将建设央视融媒体云平台,提供“采、编、播、存、用”全流程、一站式的新媒体服务和解决方案。
湖北广播电视台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以湖北广播电视台“长江云”新媒体平台为基础,建设了覆盖全省、互联互通的移动政务新媒体平台,跳出媒体内融合的“小圈子”,着眼本省各级媒体的大融合,全力打造区域性、生态级、智能化的媒体融合平台。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新华社把着力点放在供稿线路改革上,完善“卫星供稿”加“互联网供稿”模式,形成融媒体发稿线路,用全媒产品覆盖全网终端。同时,加强全媒体队伍建设,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全媒记者、编辑,今年实现通讯社业务新媒体专职人才和岗位占比达到20%以上。
光明日报社尝试组建系列融媒体项目工作室,打破以部门和版面为核心的工作机制,坚持一体策划、策划先行,建立常态化融媒体策划机制。鼓励编辑记者自由组合“内部创业”,推动全社编辑记者主动参与媒体融合发展。此外,借用外脑,做强智库,促进智力资源的高度整合和深度融合……
改革永无止境,创新永不停息。融合发展是一场惠及长远的深刻变革,更是一次始于足下的艰苦创业。推动媒体深度融合,让主阵地更牢固、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充沛,这是我们这一代媒体人责无旁贷的使命。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2年多时间,虽然开局大捷,但媒体深度融合前路更长,也更艰苦。没有现成经验照搬,没有成熟模式复制,但我们坚信,在奋进者眼中,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秉持无坚不摧的意志,保持征服攀登的激情,坚持久久为功的定力,我们就一定能不负中央期待,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推动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在媒体融合发展之路上走稳走快走好,为党的新闻宣传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