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5 日,黄石公交集团市民电车迎来一项重要里程碑 —— 累计客流量突破 1000 万人次!自 2022 年 12 月开通运营以来,这条贯穿城市南北的 “钢铁长龙”,凭借高效、便捷、绿色的服务,成为市民出行的首选,更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这一突破,不仅是数字的跃升,更是黄石城市发展、民生改善的生动写照,标志着黄石市民对绿色出行的广泛认可,彰显了这座工业城市向生态宜居转型的坚定步伐。
绿色动脉:从工业之城到生态之城的蝶变
黄石市民电车一期工程全长 26.88 公里。这条贯穿城市中心与黄金山开发区的交通动脉,不只是一条轨道线路,更是一条 “生态走廊”。全线路采用超级电容供电技术,无架空接触网,与城市景观和谐共生。
在磁湖路段,轨道与中央绿化带融为一体,两侧草坪如茵,市花 “花石榴”、海棠、紫薇等植物错落有致,形成 “春赏花、秋观叶” 的四季景观。乘客在车厢内,即可远眺磁湖碧波,近览花海绚烂,将通勤变成一场视觉享受。
市民电车沿线经过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华新 1907 文化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磁湖风景区、省级森林公园黄荆山风景区、国家 A 级旅游景区黄石矿博园、历史文化街区未苏湾、黄石华侨城恐龙奇域旅游度假区等 20 多个景点和文博场馆,沿途将黄石灵秀的山水文化、悠远的矿冶文化、敢为人先的红色文化和活力十足的休闲文化等融为一体。
乘坐市民电车,从长江到磁湖,入目风景美如画,能充分感受黄石码头变公园的奇迹;电车经过黄石老城区,沿街紧凑的早餐店、特色小吃街、市井集市鳞次栉比,游客可充分感受浓浓的人间烟火气,留存黄石味觉记忆;沿着磁湖路继续往前走,打卡网红街区未苏湾,一路欣赏湖光山色,进入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在黄石文旅新地标华侨城恐龙奇域度假区淘浪戏水、嗨玩度假。
这种 “轨道 + 景观” 的设计理念,不仅提升了城市形象,更契合我国低碳发展的战略要求,成为黄石绿色转型的鲜活注脚。
便捷高效:从 “城市孤岛” 到 “同城生活” 的跨越
黄石市民电车的开通,彻底改变了市民的出行方式。线路串联沈家营、磁湖、团城山、黄金山等核心区域,覆盖学校、医院、商圈及工业园区,平均 12 分钟一班车次,实现 “随到随走” 的公交化运营。
据统计,市民电车乘客中,通勤族占比 45%,学生及游客占比 25%,老年群体占比 30%。多元化的客源结构,体现了线路对城市生活的全方位渗透。
对于在武汉与黄石之间通勤的 “双城族” 而言,市民电车与武石城际铁路的无缝衔接,进一步缩短了时空距离。市民可乘坐市民电车至黄石北站,换乘半小时直达武汉的城际高铁,融入武汉都市圈 “半小时通勤圈”。这种高效联动,大大便利了 “新武黄人” 的双城生活。
市民心声:从 “出行难” 到 “幸福路” 的共鸣
“以前从团城山到开发区要转两趟公交,现在市民电车直达,还能赏风景,幸福感提升了一大截!” 市民李丽的感慨,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学生群体则成为另一大受益者,湖北师范大学学生陈达表示:“周末坐电车去磁湖写生,或者换乘高铁到武汉逛展,生活半径扩大了好几倍。”
两年多来,黄石市民电车秉持 “安全、便捷、舒适、高效” 的服务理念,不断优化运营服务,提升市民出行体验。通过高效连接高铁站、文旅景点、高校、科技城、创业中心,让出行无界限;通过安全运营,让出行有保障,电车运行准点率和运行图兑现率均达 99.9%;通过创新服务,推出半小时免费换乘,畅享多种支付方式,让出行更方便快捷,赢得了市民的广泛好评;通过科学调度,让市民掐表上车,运行更高效,确保市民出行无忧。
从 0 到 1000 万,黄石市民电车用两年多时间书写了一段绿色传奇。它承载着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托举起城市转型升级的雄心。在 “双碳” 目标与都市圈协同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这条 “开往春天的轨道”,正引领黄石驶向更加辽阔的未来。
“千万客流是信任,更是责任。” 下一步,市民电车将进一步优化运营服务,推出更多便民措施,让更多市民共享 “轨道上的幸福生活”,以钢轨为笔、以城市为卷,书写新时代 “人民城市为人民” 的生动答卷!
通讯员 范梦琪 汪子平
责任编辑 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