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建支点 夺取开门红 | 西塞山区:推进技改转型升级 力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约10%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定不移推进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工业强市和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西塞山区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以技改投资为牵引,全力推动工业发展能级质效提升,为加快建成繁荣宜居和谐的现代化特钢之城,奠定坚实基础。

在湖北祥宏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经历千锤百打的模具材料,经过机床深加工后,穿过一个车间,就可变身为大型盾构机设备上的刀具等零部件产品。

湖北祥宏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  吴兰:我们的订单很饱满,三月份的订单已经接满了。

这个年产5万套高端装备零部件生产线项目,总投资1.5亿元,占地面积44亩,是西塞山区集模具钢精炼、零部件制造及高端设备零件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升级项目。

去年以来,在西塞山区的引导推动下,企业全面关停传统冶炼产线,引入绿色、智能化精炼系统,深挖模具钢核心优势,将业务从基础材料生产,延伸至模具零部件制造及高端设备零件加工,实现了从“小作坊”到“现代企业”的跨越式发展。订单量大幅增长,产品成功打入东南亚市场,年产值达2亿元。

湖北祥宏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  吴兰:产业链不断拉长,从原来的模具材料,到现在高端零部件机加工,产品利润由原来的5%增长到现在的15%左右。

今年,公司计划启动二期扩产项目,购置数控无芯车及配套设备,打造全自动化精密加工产线,年产值预计新增2亿元以上,总产能突破4亿元。

技改创优,提升存量。在湖北西塞山发电有限公司,投资2.58亿元建设的发电机组效提升技改项目,也在全力发挥效益。去年,该公司采用国际最先进技术,进行汽轮机通流改造、引增合一及烟道优化、脱硫氧化风机改造,经济和社会效益大为提高。

新上“华电睿蓝”湖北省首台完全国产化自主可控DCS控制系统,解决了火电机组DCS控制系统“卡脖子”问题,还实现了生产全流程超低排放,机组发电效率大幅提升,全年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6.21%。 改造后的机组,每发一度电,可节约13克标准煤,年节约电费及燃煤成本9300万元。

湖北西塞山发电有限公司检修部副主任  殷华:两台机组改造完成后,预计每年可节约标煤约5.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2万吨,用实际行动守护黄石的碧水蓝天。 

2024年,西塞山区新入库技改项目13个,总投资10.6亿元,占工业投资比重43%,排名全市第一。对内技改挖潜,对外招商扩链。今年,西塞山区将聚焦现代化特钢产业体系构建,持续发展特钢产业,集群发展新兴产业,持续发力产业链招商和重大项目建设,支持大冶特钢、西塞电厂、振华化学等企业技改项目建设,力争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突破60亿元,“专精特新”企业突破20家;力争完成项目入库80个以上,其中亿元以上项目入库35个以上,10亿元以上项目入库3个以上;预期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

记者 唐京进 编辑 梁俊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