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云评】哪吒“闹”出海,国漫新传奇

“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若天理不容,我便逆转这乾坤。”2月13日,中国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正式迈入百亿票房俱乐部,成为全球影史首部在单一市场突破100亿元人民币(约14亿美元)的动画电影。无数网友共同参与百亿票房的“大项目”,一起见证《哪吒2》在全球影史票房榜上“升国旗”。与此同时,影片在北美火热上映,“魔童”哪吒正以惊艳之姿进入全球视野!


《哪吒2》凭什么创造票房神话?

“风火轮”踏破九霄,国漫电影产业崛起。观影人次破2亿、登顶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打破几十项国内影史纪录……连日来,不服输的“魔童”和中国动漫一路高歌猛进、捷报频传,实现票房口碑双丰收。从传统神话中叱咤风火的少年神祇,到影片中追求自我价值和责任成长的英雄,《哪吒2》展现了中国人勇敢、无畏的精神力量。创作团队“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死磕”到底,也映照出中国动画电影打破桎梏的决心。票房“高开疯走”的背后,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动画电影制作水准提升的有力展示。

“火尖枪”神兵天降,“硬核”创新突破壁垒。漫天翻腾的铁链交织恢宏激烈的战争现场,瀑布水流透过银幕传递出东方神韵,宏伟又充满细节的天宫展现沉浸式的空间感……极致震撼的视觉效果,彰显着中国动画工业在技术领域的全方位突破,而这背后是来自动画界的“万鳞甲”——全国138家动画公司、4000多名动画人的全力托举。其中,“两点十分”“艺鼎”“漫核”等湖北本土动漫企业,深度参与了影片中海底龙族、海妖铁链、石矶娘娘吐石子等视效场景制作,为影片的视觉奇观注入硬核技术力量。在技术爆炸的时代,一帧一帧追求极致的中国动画人创新突破,成为中国动画工业“外部代工”向“原创技术输出”转型的生动缩影。

“乾坤圈”万钧之势,彰显传统文化魅力。《哪吒2》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神话故事“哪吒闹海”为蓝本,将中国文化符号巧妙融合到剧情画面和角色之中。结界兽灵感源自三星堆青铜大面具,天元鼎造型参考商代龙纹扁足鼎,“七色宝莲”跟博山炉的山峦造型极为相似……高品质的内容供给,不仅赢得了国内观众的口碑,更为中国电影的文化自信注入了新的动力。从悠久历史中走来的中国传统神话,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下,正彰显着愈加旺盛的生命力、创造力、影响力,绽放出华章日新的时代风采。

“混天绫”破圈“闹海”,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大银幕上,少年哪吒破鼎而出;台下,掌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此前,《哪吒2》登陆北美,预售火爆,上座率达90%以上,一票难求。“哪吒”风风火火闯海外市场,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亮丽名片。近年来,从无人机到电动汽车,从TikTok到“小红书”,从《黑神话:悟空》到DeepSeek,形成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集体效应。《哪吒2》与此同频共振,影片中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普世价值观,呼应了世界对美好生活的的期待,也将托举着“小吒儿”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封神之路”道阻且长,“文化出海”行则将至。中国动画电影在“文化出海”的道路上,将脚踏风火轮、手持火尖枪的少年英雄一起,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