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这是320万十堰人民掷地有声的庄严承诺
为保障库区水质安全
十堰关停迁建企业达560家
在最严格的环保要求下
十堰凭借“江水奔腾不息”“光照充足充沛”
“风力强劲有力”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
大力发展水电、光电、风电等清洁能源项目
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3座水电站携手开启发展新机遇
水力发电,一直是广受认可的清洁能源方式。在拥有216公里汉江干流的十堰境内,有3座水电站熠熠生辉。
汉江夹河关水电站,位于陕西省白河县麻虎镇与郧西县夹河镇之间,它是汉江上游干流开发规划的第七级,是陕鄂两省“十三五”重点建设项目,也是汉江高等级航道规划、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还是汉江流域上游梯级开发方案的最后一级。
汉江进入湖北省之后的第一座水电站——夹河关水电站。
经过多年建设,夹河关水电站首台发电机组于2020年4月30日正式投产发电,这标志着该水电站提前8个月达成目标,并迈入商业运行阶段。当年6月30日,水电站2号机组正式并网发电;8月30日,3号机组投产发电;11月19日,最后一台机组顺利并网发电。至此,这座装机总容量180兆瓦、年平均发电量5.57亿千瓦时的水电站开始全面商业运营。
“仅在我们夹河镇境内,以夹河集镇为中心,方圆10公里范围内就有3座水电站。除了位于汉江干流上的夹河关水电站,位于汉江支流金钱河上的陡岭子水电站、孙家滩水电站都已经并网发电。”夹河镇宣传干事王虎对全镇水电产业现状了如指掌,他在汉江边长大,见证了这3座水电站从无到有的全过程。
沿着滔滔汉江轻快的“脚步”,在距离夹河关水电站下游约35公里处,郧西涧池乡孤山村与郧阳区胡家营镇冻青沟村之间,汉江孤山航电枢纽的蓄水大坝如长虹卧波般横亘在宽阔江面上。
这座于2018年1月开工的航电枢纽,设计有4台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装机容量180兆瓦,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顾航运的综合利用工程。该项目是湖北省“十三五”“两圈两带一群”规划中的重大建设项目,也是长江水利委员会、汉江集团的重点建设项目。
汉江孤山航电枢纽自并网运营以来,总发电量已超过10亿千瓦时。
2021年1月26日,汉江孤山航电枢纽的4台发电机组全部投产发电并实现电力并网。该项目的建成,使汉江航道的通航能力从原来的Ⅶ级提升到Ⅳ级,通航吨位从50吨提升到500吨。据统计,汉江孤山航电枢纽自2020年首台发电机组投产运营以来,总发电量已超过20亿千瓦时。
再往汉江下游100多公里,一座雄伟的大坝横亘两岸,将一泓清澈的汉江水揽入怀中,宛如镶嵌在崇山峻岭间璀璨夺目的明珠,这就是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全国唯一五利俱全水利工程”的丹江口水利枢纽。
1973年10月1日,随着第6号机组并网成功,丹江口水利枢纽6台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正式全部投产发电,为华中地区的千家万户送去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
光伏产业成为绿色增长新引擎
十堰境内,除了奔腾的汉江水,汉江两岸的太阳能资源也极为丰富。经测算,十堰全年晴天日数在155—180天之间,峰值日照时数可达3.87小时/天,年有效利用小时数1115.91小时,发展光伏发电产业条件得天独厚。
金秋十月,郧西县河夹镇来家河光伏电站内,3000亩光伏板连片成群,依山势排开,蔚为壮观。
这座于2018年6月并网发电的光伏电站总投资7.86亿元,年平均上网电量1亿千瓦时,每年发电收入约1亿元,创税2000余万元。电站每年可为国家节约标准煤36957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80.14吨、二氧化碳排放9.65万吨、氮氧化物排放243.9吨,同时能就近解决100余名劳动力就业,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按照年初计划,今年我们要完成发电1.08亿千瓦时的目标。从目前进度看,完成这个‘小目标’已成定局。”来家河光伏电站站长吴有均信心十足。
郧阳区柳陂镇,太阳能发电基地源源不断地输出绿色动能。
在郧阳区柳陂镇金矿村附近,只要登上地势较高的山坡,就能看到靠近汉江江滩的一排排光伏发电板。无论是清晨初升的朝阳,还是黄昏日落前的余晖,照射在光伏发电板上的每一缕阳光,都能持续转化为电能。
距离金矿村不远处的舒家沟移民安置点附近,同样在汉江边,也有着成片的光伏发电板。这个2014年开建的光伏生态农业园项目,总投资3.5亿元,功能涵盖光伏发电、农业观光、园林景观、文化旅游等多个方面。
与上游的郧西县相比,汉江江面在郧阳区柳陂镇一带更为开阔,一排排整齐的蓝色光伏发电板与附近的江面、村庄、青山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美轮美奂的乡村画卷。仅在郧阳区,像金矿村这样纳入国家规模范围内的光伏电站就有14座,并网规模已达1130千瓦。
不仅郧西县和郧阳区,丹江口市也着力发展光伏发电产业。2022年12月31日,京能电力在丹江口市蒿坪镇卢嘴村投建的98兆瓦农(林)光互补光伏电站正式并网。这个投资5.16亿元的光伏项目,总占地面积3000亩,平均每年发电量可达1.2亿千瓦时。
清洁能源注入转型发展新动能
在湖北省范围内,十堰是当之无愧的水电强市,水资源总量高达386.66亿立方米。如今,十堰清洁能源发展势头迅猛。截至目前,在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全市水电总装机规模达337万千瓦,已建成各类水电站248处。
郧西县夹河镇境内3座水电站之一的陡岭子水电站。
作为在十堰发展壮大的知名水利企业,汉江集团一直致力于水电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仅在汉江流域就控股开发9座水电站,汉江干流上的丹江口水利枢纽、汉江孤山航电枢纽就在其中。
十堰坐拥丰富的光照资源,对于矢志守护碧水蓝天的十堰而言,这无疑是一笔珍贵财富。早在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之际,十堰就下定决心利用好这笔清洁能源财富,并于当年启动光伏产业规划建设。
如今,光伏发电产业在十堰发展如火如荼。目前,十堰光伏发电装机总容量已达60万千瓦。这60万千瓦的发电能力,年发电量约6亿千瓦时,可供全市四分之一人口使用一年,同时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60万吨,大致相当于植树造林3155万株、节约标准煤约25.7万吨。
今年8月,十堰市政府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十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扎实推进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明确要求加快发展清洁能源,抓好现有水电站增容挖潜工作,争取丹江口、小漩等水电站扩机增容项目纳入国家长江流域水电站建设方案并尽快实施。到2025年,全市光伏发电装机将达到320万千瓦,风电装机达到20万千瓦,生物质能发电装机达到5万千瓦。力争到2030年,全市清洁能源装机达到880万千瓦。
从单纯的水力发电,到如今的“逐日追风”,水电、光电、风电并举的清洁能源发展模式,正在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的十堰市蓬勃发展。
(来源:云上十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