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崔家坝镇坚持党建引领,依托自然和土地资源优势,把做好“三农”工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放在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推进,扎实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产业优、基础好、治理强的新时代乡村,发展特色农业鼓足群众“钱袋子”,一幅幅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变美的美好画卷徐徐展开,书写了乡村振兴的崔坝答卷。
紧盯“粮袋子”
11月20日,崔家坝镇润旸专业合作社内,工人正在挑拣马铃薯脱毒种薯。
崔家坝镇立足资源禀赋,发挥区域优势,持续打造脱毒种薯生产基地,目前已打造种薯生产基地1300亩,培育脱毒种薯130吨,产值达1100余万元。抓种质源头,扩品种繁育是该镇抢抓马铃薯主粮化机遇,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的缩影。
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崔家坝镇始终将“恩施土豆”作为全镇的主导产业、当家产业、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打造万亩土豆基地。
“我们祖祖辈辈都种植马铃薯,但是产量都不高,只够自己吃,2021年以来,镇政府提供技术指导,标准化种植。”鸦鹊水村村民司马子荣提起马铃薯种植,赞不绝口。
统一发放种薯、科学配方施肥、统一防虫治病、专家指导种植技术,2021年以来,崔家坝镇聚焦“三化”(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着力打造硒土豆致富长廊,目前发展标准化种植2万亩。
马铃薯完成了从低产到高质的华丽转身,如何提高马铃薯商品率、提高群众收入成了难题。
为加快推动马铃薯商品化步伐,崔家坝镇投资250万元建立马铃薯通风库,引进英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村集体经济公司提供居间服务,助力土豆出山。
“刮皮小土豆每天大概能卖出400多斤,直销北京武汉等地。”英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
“今年我在厂里上班的工资加上售卖马铃薯,年底收入10000多元。”村民谭明慧乐呵呵地说。
崔家坝镇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力推广良种良技良法,积极响应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
拎好“油瓶子”
11月19日,正值冬季油菜管护时节,崔家坝镇斑竹园村油菜田里,村民们正抢抓农时,除草施肥。
“油菜种子由政府挑选、国家补贴肥料,耕种和收割有社会化优惠服务。”斑竹园村村民向吉义乐呵呵地说,今年,他在政府支持下,种了3亩油菜,收入可观。
崔家坝镇立足优势资源,围绕油菜产业在三产融合上做文章,种植油菜1.2万亩,打造6条示范线和4个示范区。
春有好看的花,夏有健康的油,冬有可口的菜。崔家坝镇致力打造油菜全产业链,多维拓展群众增收渠道。
11月28日,在配送中心,工作人员忙着将新鲜采摘的油菜薹装进小巧精致的包装袋里。
10月19日,第八届世界硒都(恩施)硒产品博览交易会上,恩施硒菜薹得到消费者的青睐。活动现场,线下订单签约75万公斤,40余名网络主播预订4000公斤进行线上销售。
2021年,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来到崔家坝镇斑竹园村对口帮扶。该所帮扶干部初到崔家坝镇,便决定试种20亩由王汉中院士团队研发的硒高效蔬菜——“硒滋圆2号”。
经过2年的试种,“硒滋圆2号”高效高产、口感独特。该镇党委政府决定在全镇范围推广“硒滋圆2号”。酒香也怕巷子深,崔家坝镇招商引进恩施市浩宇翔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负责硒油菜薹的推广和销售。
目前油菜薹种植基地扩大到1000亩,覆盖崔家坝镇7个村1个社区,辐射农户300余户。
位于“318”国道的金硒现代农业菜籽油加工厂则成为延长油菜产业链的最后一环,“全部投产每天能产4吨菜籽油。”该公司负责人曹家凯介绍道。通过引进榨油厂,提供就业岗位50个以上,村集体通过收取租金、参与经营等方式,预计年增收10余万元。
春赏菜花,夏收菜籽,一朵油菜花,激活了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提稳“菜篮子”
村民正在育苗。
连日来,在崔家坝镇南里渡村,种植大户谢东升正在指导群众育苗。
南里渡村地处马水河(南里渡河)沿岸,距离恩施州城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华硒大约50公里,海拔500—800米,气候条件优越、土壤肥沃,适合南瓜、西红柿等蔬菜种植。
立足地利条件,铺子房村返乡女青年朱红艳流转了村里100余亩土地,发展南瓜、辣椒、西红柿等蔬菜,汤亚东、王安林等一大批乡贤能人也纷纷返乡种植蔬菜……
崔家坝采取“市场主体+基地+农户”发展模式,为农户提供技术、生产物资支持,充分发挥土地优势,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科学化管理。
崔家坝镇现已建成蔬菜基地10000余亩,年产量达30000余吨,成为集蔬菜种植、生产销售、农民就业创业于一体的蔬菜种植示范带,逐步建成秋冬季蔬菜和夏季蔬菜轮作的城郊蔬菜示范带,强化了恩施州“菜篮子”产品供给。
在推进以农业为支撑的乡村振兴中,从“种上口粮吃饱肚子”到“脱贫致富共奔小康”,再到“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崔家坝镇紧扣恩施市委三产融合示范带的战略布局,万亩蔬菜、万亩油菜、万亩马铃薯、万头牛羊、万头生猪的“五万”产业格局逐渐形成。
来源:长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