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值刷新!来看大冶湖蜕变之路→

图片


以生态补偿为核心

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根本

以绿色发展为路径

以互利共赢为目标

以体制机制建设为保障

黄石以大冶湖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为突破口

实现水生态治理的合力

有效促进大冶湖水环境质量逐年提升

实现流域高质量发展





十月中旬,黄石特色水产品牌大冶湖“八月膏”长腿蟹正式上市。不放一粒肥,不打一剂药,采用“人放天养”的生态

养殖模式,是大冶湖螃蟹的最大卖点。

随着螃蟹的上市,大冶湖,也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

图片

图片

大冶湖,水面面积54.7平方公里,流域面积1106平方公里,是黄石第一大湖泊。曾经,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冶湖生态一度恶化。

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如何统筹上下游,左右岸、水陆域,三同步治理水环境,黄石向机制创新要合力。

图片

从2021年起,流域周边五个县市区,签订大冶湖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每年,按照一定比例出资,共同设立不低于2700万的补偿资金。

根据在大冶湖流域科学设置的24个水质监测段面,每一年,从综合水环境质量,森林生态和用水总量控制三类因素,对大冶湖流域生态保护补偿进行核算。

图片

哪些区域用水效率越高、水质改善程度越大

就会分配到越多奖励资金

所有补偿资金再分配到辖区相关部门

投入到具体的环保项目中

实现良性循环


在这个激励机制有力推动下

各辖区以河湖长制为抓手

积极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强流域内城镇生活、工业生产

农业种植养殖污染源管控

实现大冶湖流域生态环境体系

和治理能力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在北畔

磊山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山南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净化工程等项目顺利实施。项目总投资3.79亿元,获批中央生态环境资金超1亿元。通过入湖口河港生态修复,增设人工湿地,以及水下微地形调整,岸坡修复等工程,促进大冶湖水质改善。

在西岸

有序推进红星湖水环境综合整治三期工程,完成尹家湖至红星湖补水泵站及管线施工、安装及调试,开展34万方水下地形塑造和34万平方的沉水植物的栽种。

在南岸

两镇一区内建设污水管网181.6公里,接户完成7407户,大王、太子两镇镇区范围内做到应接尽接。

针对沿线重点工业企业,山南、汪仁污水处理厂二期扩能工程全面投产运营,日处理能力达11万吨。环保部门进一步督促工业企业提标升级改造,确保企业污水得到妥善处理。

图片

山更绿了

水变清了

越来越多的地方出现了水鸟的身影

图片

随着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不少人嗅到发展先机

依托大冶湖秀美风光

湖畔露营、生态采摘等网红点拔地而起

同时配套建设污水收集管网与污水收集池

提升环境承载能力

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

为市民提供集文旅、餐饮、生态

于一体的文旅消费场景

图片


最新数据显示:

今年七月以来,大冶湖流域生态补偿水质断面监测数据显示,24个断面中,除了一个断面因干涸未纳入统计外,23个段面中水质为二类的断面八个,三类的断面12个,四类的断面三个。水质优良率为86.96%,与2023年同期相比水质整体改善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