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的爱 只为中国|今天,这可爱的中国如您所愿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蔡俊 通讯员 赵盛迷 张宏

何林霞捧着何功伟烈士遗像。

何功伟

1915年11月21日出生于湖北省咸宁市柏墩乡中田畈村,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湖北省委委员、省农委委员、武昌区委书记、鄂南特委书记等职。1940年8月,任中共鄂西特委书记。1941年11月17日,被秘密杀害,时年26岁。

夕阳余晖铺洒在恩施烈士陵园,何功伟烈士的雕像静静伫立。

“1941年11月17日,何功伟被押出了地牢。刑场上有一百余级的台阶,刽子手告诉何功伟:你上一阶,我问你一次‘回不回头’,你若回头,就免于一死,你若走完台阶还不回头,就枪毙!何功伟毫不理睬敌人的威胁,他拖着沉重的脚镣,高唱着《国际歌》,一步一步走上台阶,壮烈地倒在血泊中……”聆听讲解,烈士为革命慷慨赴死的模样如在眼前,令人动容。

9月24日,在北京,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见到了何功伟烈士的孙女,55岁的何林霞女士。

“爷爷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他儿时的偶像是爱迪生,想成为一名发明家。”翻开手机上爷爷的照片和家书,何林霞缓缓回忆起信中的往事。

何功伟11岁随父亲到武汉,在湖北省立第四小学读书。中学时期,他积极参加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在革命思想熏陶下,他放弃了成为发明家的志向,决心投身民族解放斗争。

1936年8月,何功伟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6月,任中共湖北省委委员,随即受党组织派遣,回家乡开辟鄂南抗日根据地,任鄂南特委书记。1939年9月,他到湘鄂西工作,任区党委宣传部长。1940年8月,任鄂西特委书记。1941年1月20日,何功伟在恩施被捕。

何功伟在狱中经受了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他始终严守党的秘密,同敌人进行了坚决斗争。敌人先后10余次逼其亲属到狱中劝降,何功伟在给父亲何楚瑛的信中写道:“儿献身真理,早具决心,苟义之所在,纵刀锯斧钺加诸颈项,父母兄弟环泣于身前,此心亦万不可动,此志亦万不可移。”

何功伟被捕时,何继伟刚出生,直到牺牲前,父子两人都没有见上一面。何功伟给儿子取名继伟,是想让他继承理想,完成未竟的事业。何继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18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将一生奉献给了祖国的航天科技事业,被评为全国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劳动模范。

何功伟曾在家书中表示:“将来国旗东指之日,大人正可结束数年来之难民生涯,欣率诸弟妹,重返故乡,安居乐业以娱晚景。”

“我想告诉爷爷,您的后人都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年代,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苦努力,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您不忍回望的破碎河山,如今已是一片欣欣向荣,您放心吧!” 何林霞说。

如今,恩施市方家坝村已更名为何功伟村,村里小学也改名何功伟小学,“在爷爷长眠的地方,还建成了革命烈士陵园和红色教育基地,人们没有忘记他。”何林霞双眼里闪耀着微光。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赵峰 汪璐 吴宇睿 通讯员 李月文

罗文元捧着罗忠毅烈士遗像。

罗忠毅

1907年出生于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北街,20岁参加革命,1931年12月参加宁都起义,后成长为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参谋长。1941年11月28日,日军3000余人偷袭塘马村(今江苏省溧阳市别桥镇),为了保障部队主力突出重围,罗忠毅壮烈殉国。

“来,一家人,干杯!”

中秋月圆夜,襄阳市襄城区的一家酒店里,革命烈士罗忠毅的侄孙罗文元和姐姐、哥哥三家人欢聚一堂,老人们回忆着陈年往事,孩子们品尝着美味佳肴,其乐融融。

“现在,一家团圆是件很简单的事情。可在战争年代,却是一种奢望。”现年53岁的罗文元说。

1917年,10岁的罗忠毅进入襄阳模范高等小学读书。1927年7月,20岁的他跟随哥哥罗宗和(罗文元祖父)参军入伍,投身革命。

抗日战争爆发后,粟裕、罗忠毅率领新四军第二支队创建苏南抗日根据地。1940年7月,陈毅、粟裕率新四军江南主力北渡长江,罗忠毅出任江南指挥部参谋长,并全权主持苏南抗日根据地事宜。

遗憾的是,1941年2月,罗忠毅的妻子柳肇珍遭遇日伪军袭击,壮烈牺牲。仅仅9个月后,面对3000余名日军袭击,罗忠毅率270多名指战员血战到底,全部以身殉国。

2021年清明节,应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邀请,罗文元带着妻子和小儿子第一次来到纪念馆,第一次瞻仰遗像、第一次献上鲜花、第一次鞠躬祭奠、第一次拜读家书:“……本来,理应趋堂拜亲,惟路途遥远,多有不便,请恕罪!当有一日,双双同归拜望岳亲娘。”从那以后,每年清明节,罗忠毅都会来此拜祭先辈。

9月18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罗文元家中,客厅墙面上挂着江苏作家冯国平的两幅墨宝——军魂、弘毅,表达对罗忠毅烈士的缅怀之情。

来到书房,罗文元小心翼翼地拿出罗忠毅烈士的家书(复制件)。哪怕烽火年代已然久远,但每每诵读,罗文元依旧眼眶红润、气宇轩昂:“这可能是爷爷此生最大的遗憾。不过,我相信爷爷泉下有知,看到现在万千人家都过上了团圆幸福的生活,他会瞑目的。”

红色血脉,红色传承。

听着爷爷抗日故事长大的罗文元于1991年参军入伍,历经3年军旅生涯,复员后成为东风德纳车桥有限公司襄阳工厂职工。谈起在成都务工的大女儿,罗文元充满爱意地说:“这娃子,不怕苦,能吃苦,是军人家庭的后代。”正在读小学的小儿子也已埋下保家卫国的种子,最自豪的事情就是跟同学讲“我太爷爷是抗日烈士”,最大的爱好就是和父亲在家里敬军礼、踢正步。

依偎在沙发里,罗文元捧着《罗忠毅传》讲得慷慨激昂,小儿子听得津津有味。

这一刻,幸福满溢。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毅 曹雯 通讯员 邓义 曹宇 戴谢明

林荣久捧着林育南烈士遗像。

林育南

1898年12月出生于湖北黄冈,中国早期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主任、团中央书记、全国总工会执委兼秘书长,参与领导上海的工人运动和五卅工人大罢工。1931年2月7日在上海龙华英勇就义。

背靠白羊山,团风县回龙山镇林家大湾村群山环抱,风景秀丽。

一位七旬老人,缓缓翻开《林育南文集》,深情诵读着烈士在百年前留下的书信:“代英:……这是我以前就很想办的事;但是仔细思量一下,觉得不是容易做的事。第一,濬新校址不甚大,难图发展。第二,乡人不重新教育,难于集多数学生。第三,既无基本金,微薄的学费不敷二三教员的生活费……”

他就是我党工人运动早期领导人、革命烈士林育南的长孙林荣久。

“这就是当年的浚新学校和共存社旧址。”顺着林荣久指引方向望去,几间矗立无言的青砖瓦房映入眼帘,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的思绪随之飘回百余年前。

1919年,从中华大学中学部毕业后,林育南根据恽代英“在乡下办一个学校”的建议,在八斗塆创办浚新学校,向青少年宣传新文化、新思想。

“在浚新学校,附近贫困家庭孩子都可以来免费读书。他们采用新教材,实施新式教育,在学生和农民当中传播进步思想。”林荣久介绍。

然而,学校断断续续开办一段时间后,因经费困难等因素而停办,这也成为林育南心中的一大遗憾。

这颗在沉沉黑夜中燃起的思想火种,在百年后的今天灼灼铺开——

曾经难以维系的学校不远处,宽敞明亮的农家书屋全天开放,上千本各类图书装满书架,成为两千余名村民日常学习生活的“精神乐园”。

如今行走在团风县的乡村学校,教室窗明几净、塑胶操场宽敞平坦、多媒体教学设备广泛使用,公平教育的阳光洒遍角落。

恰如百年前浚新学校尝试开设国文、算术、历史、地理、音乐等课,现在山里娃也能像城里的学生一样,学习英语、美术、音乐课等。此外,种类丰富、营养均衡的营养餐端上了学生餐桌,孩子们不再为“吃饱饭”发愁。

如今,通过教育资源下沉,团风县将49所公办中小学和幼儿园组建成9个融合型教联体,越来越多的城镇教师奔赴偏远乡村小学。

仅在2023年,团风县就走出1800余名大学生。其中,超半数进入本科院校。穿越百年,普惠教育的阳光照进山里娃的心窝,烈士的心愿已在家乡落地生根。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蔡俊 通讯员 向往 朱杨

聂兴建捧着聂维祯烈士遗像。

聂维祯

1900年出生于湖北建始县铜鼓堡,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任中共建始县委书记,在家乡宣传革命思想,组织农民武装暴动。1931年8月13日,在乘船赴上海执行新任务时不幸遇难,时年31岁。

9月28日,建始县水利局宿舍,70岁的聂兴建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张泛黄的老照片。照片里的青年衣着朴素,眼神坚定。

“这是我的爷爷聂维祯,他是恩施州第一个共产党员,也是我们建始第一任县委书记。”聂兴建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1919年春,19岁的聂维祯就读于湖北省立第一中学。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积极投身武汉学生爱国运动。1923年春,聂维祯考入北京朝阳大学攻读法律专业。1924年,经李大钊介绍,聂维祯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聂维祯接受董必武、陈潭秋的派遣,回乡开展农民运动,于1928年2月创建了中共建始县委并担任县委书记。

1931年4月,聂维祯等人组织武装袭击建始县城,并占领月余。8月13日,聂维祯乘船到上海,计划转山东威海卫执行党交给的新任务。未料,途经上海,遇险罹难,时年31岁。

临行前的晚上,聂维祯给妻子写了一封家书:“念及吾妻同子女均无衣可穿,兹向友处借得少许银洋,为你们买得如下各物:布匹、被里、袜子、笔墨……”这封家书遂成聂维祯的绝笔。

“爷爷很细心,他为革命出生入死,与家人聚少离多,心里牵挂着奶奶和子女的生活。那时候家里穷,物资匮乏,他采买物品考虑周到。”聂兴建说,家书中素笺淡墨的字里行间情真意切,殷殷期盼溢于言表。

沧海桑田,岁月变迁。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党中央承诺“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脱贫路上一个也不能少”,拉开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序幕。聂维祯曾经为之战斗的建始县,如今已摘下贫困县的帽子。“2020年,建始92个重点贫困村脱贫出列,4.1万户13.7万人稳定脱贫,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聂兴建说,如今的中国,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一步一个脚印,用拼搏奋进让千年小康梦在新时代变成现实。

“聂维祯烈士生活的那个年代,建始交通闭塞,出行不便,如今宜万铁路建始站、高坪站相继建成通车,公路通到了家门口。昔日偏远贫困山区,如今成了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建始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陈明会介绍,该县正利用“中国生态气候康养金地”招牌,发挥气候优势,发展生态旅游康养产业,还建成了店子坪、照京坪等红色文化旅游区。去年,全县接待游客900万人次。

“旧社会大家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现在丰衣足食、衣食无忧。”聂兴建说,“如今,在大江南北、城市乡村,昔日遥不可及的宽裕生活已经成为国人的生活常态。”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丙全 通讯员 周栎 曹冲 徐国华

熊友典捧着熊传藻烈士遗像。

熊传藻

1900年5月出生于湖北沔阳付家湾(今属洪湖)。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初期,担任洪湖地区中国共产党主要负责人,曾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第二师师长、中共监利县委书记。1929年2月,在掩护县委突围时被捕,同年3月6日被敌人杀害于监利尺八口,年仅28岁。

时近国庆,秋意渐浓,洪湖岸边,稻浪泛金。在洪湖市滨湖街道付湾村,洪湖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熊传藻烈士的纪念碑巍然屹立。

这天中午,熊传藻的孙子、68岁的熊友典来到纪念碑前,边擦拭碑上的文字边说:“爷爷牺牲三年后,家里人才知道消息,到现在都没找到遗体。”

“爷爷少年时,曾希望当一名法官,惩恶扬善。”熊友典说,1921年夏,熊传藻怀揣满腔热血考进湖北私立法政专门学校。在校期间,熊传藻结识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负责人郑凯卿等共产党人,经常参加工人运动。

1923年7月,熊传藻经郑凯卿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他受大学同学夏定华之邀,前往长沙议事,发现这里学府如林,而穷苦人的孩子却被拒之门外,便建议创办一所平民学校。他为筹集办学费用辛勤奔走,四处求援,结果是高兴而去,败兴而归——向教育部门求援,答复是经费拮据、爱莫能助;肯于资助的,也是数额少得可怜。

“看来,要为穷人办教育,必须有一个为民众着想的政府才行。”熊传藻对夏定华说,“当今之世,豺狼当道,我辈只有发动民众打倒军阀,赶走列强,才能为老百姓办实事。”他又写诗明志:“湘城相见湘城别,国仇更比离恨烈。待到神州化红雨,愿洒一腔男儿血。”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熊传藻遭到悬赏缉捕。亲友劝他出国留学暂避危险,熊传藻视死如归,在给家人的复信中,谢绝了出国留学的劝告:“革命前途很光明,努力奋斗不顾身。共产主义是真理,出国留学岂能听。”

熊传藻在家中排行老二,另有四个兄弟、两个妹妹。腥风血雨之中,他和父亲、大哥、三弟、四弟都被杀害,仅剩五弟带着孩子到处逃难。

沧桑百年,山河重振。熊传藻梦想中的“平民学校”,如今在神州大地遍地开花。他的侄子、孙子、重孙辈里,继承遗志从事教育工作的有5人。

熊传藻的侄子、83岁的长江大学经济学教授熊国忠就是其中之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那天,他走上讲台,语重心长地对学生们说:“现在我们能坐在教室里学习,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换来的。大家要好好学习,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

2008年春天,熊传藻的重孙熊振在上海一家企业完成大学毕业实习,即将签约之际,熊友典打来电话:“现在家乡发展需要人才,你能不能把所学带回来呢?”

熊振返回家乡,在洪湖市职业教育中心当了一名教师。“没有先辈的牺牲,就没有我们现在的一切,要倍加珍惜。”熊振说。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黄磊 汤炜玮 通讯员 黄宣 李环

唐克明捧着唐际盛烈士遗像。

唐际盛

1899年出生于武汉市黄陂三合店(今三台寺村),1922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是黄陂党组织的创始人。1923年6月,唐际盛赴安源从事工人运动。1924年5月,唐际盛考入黄埔军校一期。1925年夏,唐际盛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组建中共开封地方执行委员会,并担任书记。1926年,唐际盛在广州病逝。

9月28日下午,武汉市黄陂二中校园里,秋季运动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青春的力量在赛场上肆意张扬。

51岁的唐克明带着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参观校舍,感慨地说:“现在,村民富裕了,乡村生活改善了,孩子的教育条件越来越好。在革命年代,这些都是奢望。”

唐克明是唐际盛烈士的嫡孙,现任黄陂二中党总支书记。

小时候,唐克明就从父母口中听说了爷爷和乡里革命前辈的故事,立志要成为爷爷那样对社会有用的人。

不知不觉中,唐克明已扎根基层从事教育27年。说话间,他从办公桌里拿出一份泛黄的《改进社简章》,讲述爷爷的故事。

1918年夏,唐际盛考入武昌私立中华大学附中。同年12月,唐际盛加入中华大学附中的进步团体“日新社”,并在恽代英、林育南等指导下,开展进步思想宣传。

1920年,唐际盛与同乡吴光荣、王电生等发起组建“乡村改进社”。

乡村改进社创办农场、林场、畜牧场,兴修水利,改进乡村面貌,推广《向导》《新青年》等进步刊物,编排革命戏剧,受到群众拥护,规模也从成立初期20多人发展到150多人,社员大多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走上革命道路。

唐际盛还介绍吴光荣、吴光浩等人入党。1927年,吴光浩参与领导了黄麻起义。

如今,乡村改进社已不复存在,但刻有“乡村改进社”字样的印章流传下来,陈列在黄陂区档案馆。作为传承百年的革命火种,“乡村改进社”红印章见证了黄陂乡村百年巨变。

在黄陂档案馆,唐克明读过爷爷给同乡的手写信,被深深打动。“那个年代,老百姓的生活太苦了,以爷爷为代表的革命前辈决心改变现状,他们办改进社众筹资金,做了很多实事,最终找到了马克思主义,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改善乡村生活,唐际盛烈士的遗愿,我们实现了!”三台寺村党支部书记陈友益说,2012年以来,依托惠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村民年均增收20%,还搬入整齐划一的农家小院。“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爷爷理想中的生活,我们这代人过上了!”唐克明说,这些年,黄陂发展全域旅游,农民开民宿、办农家乐、卖土特产,荷包越来越鼓。“农村孩子也能接受良好教育,不少学生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最好的告慰

湖北日报评论员

今天是我国第11个烈士纪念日,明天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

在国庆节前夕开展烈士纪念活动,突出的是传承中华民族气节血脉、弘扬烈士精神的鲜明国家立场,有利于全体国民更好地表达爱国情感、激发奋斗动力。

沐浴在新中国的阳光下,我们从未忘记那些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烈。本报撷取六位荆楚英烈的书信,重读他们的遗愿和畅想,走访他们的家乡和后人,记录中华大地日新月异的变化。在这场穿越时空的对话中,我们真切看到,无数英烈憧憬期盼的“明天”,就是我们置身其中的美好“今天”。

今日之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封闭落后到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中国在独立自主、自立自强的道路上昂首阔步、锐意进取,展现出强大的国力和民族自信。辉煌成就的背后,镌刻着无数英烈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足迹。他们心怀国家、舍生忘死,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用生命和鲜血赢得民族解放、独立和自由,换来伟大新中国的成立,铸就了我们今日和平安宁、幸福美满的生活。

今日之中国,是无数英烈期盼的模样,也是亿万人民正在书写的篇章。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继承先烈遗志,弘扬先烈精神,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在改革发展的大潮里,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中,坚定不移、不懈奋斗。这份传承,犹如一条坚韧的纽带,连接过去与现在,构成了我们国家波澜壮阔、壮丽辉煌的奋斗史,凝结成中华民族的正气、勇气和志气,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勇往直前、砥砺前行。

看今日之中国,我们可以告慰先烈“今天,这可爱的中国如您所愿”;望明日之中国,我们还要在知所从来、明所将往中谱写更加绚丽的华章。英烈之魂,永垂不朽;吾辈之志,矢志不渝。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昂扬的斗志,锚定目标,一往无前,创造不负革命先辈期望、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也是一份光荣的使命,我们永远以此共勉奋进。

详见9月30日湖北日报6-7版>>

记者:蔡俊 赵峰 汪璐 吴宇睿 刘毅 曹雯 王丙全 黄磊 汤炜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