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实验室产出32项国际国内领先的科研成果

挺进“从0到1”的科研珠穆朗玛峰

8月19日,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一拨接一拨客商冒雨前来洽谈访问,算力如水电一样从这里流入千行百业。不远处,光谷科学岛首个国家大科学装置——地镜设施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按照湖北科技强省“任务书、路线图与时间表”,努力建成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策源中心是“四大中心”建设中的首要目标。

目前,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省市纷纷提出建设全国科技创新策源地的目标。前有标兵,后有追兵。要成为科技创新策源中心关键在推进基础研究,挺进“从0到1”的科研珠穆朗玛峰。为此,湖北强化顶层设计,加大投入,推进“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以“1家国家实验室+10家湖北实验室+8个大科学装置+16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477家新型研发机构”为主体的基础研究矩阵与平台正加速形成。

走进湖北洪山实验室,一切皆与“味”和“胃”相关。全球首创“米饭型全谷黑米”新理念,降低升糖负荷20%。汇聚8名院士、147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两年来,已经攻克玉米和水稻增产关键基因等12项国内首创、国际一流的科研成果,2次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走进湖北九峰山实验室,9000平方米的洁净室内,科研人员身着无尘服,忙着化合物半导体研发、测试与检测。该实验室与产业链各龙头企业通力合作,以“用”为导向,布局开发共性技术,推进国产半导体材料、设备的验证工作,打造化合物半导体中试平台。

从江城实验室到东湖实验室、三峡实验室、光谷实验室到隆中实验室……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无中生有、有中生新、聚链成群,科研成果转化地加快形成。

截至目前,湖北实验室集聚各类人才近3000人,承担纵向重大课题175项,产出了32项国际国内领先的科研成果,技术转让与服务574件。

“人工智能显著提高了研发效率和成功率。”近日,由华中师范大学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与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全球首个人工智能辅助农药分子设计一体机在武汉亮相。华中师范大学校长彭双阶表示,国产化芯片计算设备算力水平的快速提升,推动了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绿色农药创制是国际公认的重大科技难题。”该校化学学院副教授王凡介绍,一款农药从首次合成到上市平均历时11.3年,得益于该一体机平台,现在只需1年至3年。

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水与电”

据介绍,截至目前,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已为省内外300余家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提供普惠公共算力服务,覆盖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数字农业、自动驾驶、智慧医疗等应用场景。而与之一墙之隔的武汉超算中心,注册用户超过100家,涵盖生命健康、智能制造、新能源、气象等产业。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超算中心成功接入“中国算力网”,形成全国首个集人工智能和超算的多样化算力集群。这是湖北16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的一个缩影。

今年初,在武汉,一枚车规级微控制单元芯片已通过行业最高功能安全体系认证,有望率先在国内实现量产,2025年搭载上车。这是湖北车规级芯片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的最新成果。

让汽车装上“中国芯”,东风公司、中国信科等多家科技企业联合组建创新联合体,两年来,包括多家高校院所的2000多名科研人员协同攻关,研发出4款车规级芯片。

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致力于做好“高校院所不愿做、企业做不了,但科技创新又必须要做”的事情,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共同体。成立一年半,已聚集院士领衔的高层次创新团队20支。

截至2023年,湖北省新型研发机构477家,在职人员达3万多人,居中部首位,全国前列。“作为科教大省,湖北有条件在全国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科技部创新体系与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刘刚称。(文俊、廖美琪)

来源:湖北省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