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新农人”伍仪建的追梦路

万物生,忙春耕。3 月 15 日,在黄石市阳新县城东管理区十里湖小麦种植示范片,麦苗青青,碧水绕田,植保无人机在麦田上方往返忙碌着。“这几天天气晴好,气温回暖,我们抢时用植保无人机给小麦追施拔节肥,这样省肥、省时,播撒还均匀,庄稼吸收快。”种粮大户伍仪建说。

今年49岁的伍仪建,是阳新县王英镇新街村人,土生土长的农民,从小就跟随父亲下地干活,犁田耙地之类的农活样样都会。伍仪建深深地爱恋家乡土地。他高中毕业后在村里创办一个粮油加工厂,为乡亲们加工粮食和油料。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家乡一些青壮年陆续外出打工,有的将田地荒芜。

乡亲们都是农民,为什么不愿意种田呢?农业强、农民富、乡村美的目标怎么实现呢?伍仪建感到担忧,也深感痛心。他立志改变这种状况,要用自己的行动引领乡亲们。他打算将外出打工人员的责任地流转过来,自己集中耕种,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走高效农业的新路子,要用汗水和智慧将农业做强大!这就是伍仪建的“强农梦”!

2011年3月,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伍仪建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伍仪建先从自己家乡新街村做起,流转本村撂荒田200亩,租金每年每亩100元。天道酬勤。这一年,伍仪建种植的一季中稻喜获丰收。     

2013年,伍仪建开始跨村包地种粮,把视野拓宽至本镇团林、彭晚、下泉3个村,流转田地面积500亩。2015年,他走出阳新,到大冶市殷祖、灵乡等乡镇承包耕地种田,进一步开拓了市场。他的粮食供不应求,订单遍及阳新各大粮食加工企业,前景广阔。从2011年开始承包耕地种田,到2023年流转承包阳新、大冶两个县市的农田,连年好收成,实现“十二年丰”。

去年冬,一条信息使他获得商机,也助他实现“强农梦”。阳新县加大力度推广“稻—麦”“稻—油轮作消灭“冬闲田”。城东管理区十里湖有一片田地在冬闲,伍仪建听说后,连忙赶到十里湖,实地勘测,现场查看。由于当地农户都有种植太湖糯水稻的习惯,而等太湖糯收割后就延误了小麦的播种时间,伍仪建采取水稻机收、秸秆打捆回收,小麦种、肥、药机械一体化直播,大大地缩短了生产时间。于是,在县农业农村局专家的指导下,伍仪建在这里承包了2400亩面积,种植一季小麦,每亩支付租金100元,让冬闲田不再闲。

为了提高种田经济效益,伍仪建积极推广农机化,购买农业机械和农机具。如今,他拥有大型拖拉机 5 台,收割机 3 台,植保无人机 2 台,高速插秧机 1 台,配套的农机具 30 多台套。 伍仪建实现了他的“强农梦”,目前耕种农田 4500 亩,实施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技术集成,让单产大面积提升,成为阳新县有名的“种田大户”。

伍仪建致富不忘乡亲 ,积极从事公益事业。王英镇成立教育基金,他捐款两万元。他长期吸纳 8 名脱贫户劳动力就业,还安排 6 人进入合作社做短期工,长期聘请拖拉机驾驶员2名。2023年,伍仪建被评为“阳新县十佳种粮大户”,在庆祝“农民丰收节”大会上披红戴花。    

今年正月初六,王英镇党委书记孔祥鹏上门慰问伍仪建,实地察看他的春耕备耕设施和现场,为之感动。孔祥鹏说:“伍仪建热爱家乡,热爱农业,执着追求强农事业,很不简单!下一步,我们将动员周边两个村的农民,将干塝田流转出来,让他耕种,进一步扩大规模。我们要全力做好服务工作,支持他把农业产业做大做强!”            

通讯员  向能来 虞利荣  张丕兴

责任编辑  梅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