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灵乡:新质生产力助农有“力”

“我们将无人机开启自动模式后,会产生记忆功能,下次施肥时可以对接到上次播洒的田块,能保证施肥均衡,不漏田块。”3月13日上午,在大冶市灵乡镇岩峰村的优质油菜种植基地,村民吴远江向前来指导技术的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严全胜介绍。

他在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技术员的指导下,对今年受冻雨影响的千亩优质油菜新增普施了一次肥料。他算了一笔帐,如果聘请人工作业,一方面耗费时间较长,不能保证施肥均衡,影响油菜长势,还会增加成本。“利用无人机种田,让我们少操些心,太给力了。”尝到科技助农甜头的吴远江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在该镇张河村的百亩马铃薯种植基地,同样可以看到利用科技创新的新质生产力助农的“力”度。

“你这种方法试验过吧?”“没问题,我都试种两年了,收成还不错。”严全胜正在和该基地的兴河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翁德宏讨论交流利用秸秆种植马铃薯技术

翁德宏翻开稻草秸秆,指着下面的马铃薯:“您看,这个已经发芽了,过几天就会长出苗来。”翁德宏介绍,用秸秆覆盖马铃薯,秸秆随着马铃薯的生长而腐熟,成为马铃薯的有机肥料,既可以减少秸秆野外焚烧带来的环保压力,又能培肥地力,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采收时,只要刨开腐烂的秸秆,就可以直接将马铃薯捡到筐中,收获方便快捷,还节约人工成本。

翁德宏估算,今年他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100亩,按往年试种的收成,一亩可以收获8000斤,毛收入1万元,纯利润4000元左右,总收入可以达到40万元。

通讯员 张友江

责任编辑  梅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