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70年接力,浠水杂技就是这么牛


图/文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薛婷

通讯员 方俊 李梦瑶

浠水,是湖北省有名的杂技之乡;浠水杂技,是湖北省非遗保护项目。1954年成立至今,浠水杂技团已历经70载坚守与传承。

柔术、球技、转碟……台上,一群年轻面孔演绎“惊奇险美”;台下,村民爆发出阵阵称奇声和掌声。

2023年12月3日,浠水县洗马镇堰桥村,杂技演员的精彩表演让村民开怀大笑。

2023年11月30日,杂技演员在练习顶碗。

1月1日,浠水县洗马畈村,观看杂技演出的村民将广场围得水泄不通。

“这些演员很酷,非常棒!”时针拨回到2017年,在村口看杂技演出的刘馨琪,梦想着能成为那个很酷的人——6年后,她在国际杂技舞台上摘取银奖。

2023年10月15日,杂技演员在练习蹬桌子。

2017年,由于浠水杂技团连续13年未招新生,演员面临断代。当年开始,由县政府每年安排财政资金80余万元,杂技团委托黄冈艺校定向培养30名新生,学制5年,费用全免。

2023年11月30日,杂技演员在后台化妆准备登台演出。

2023年10月17日,浠水理工中专学校,杂技团定向培养的新生在上文化课。

2023年10月16日,浠水理工中专学校,杂技团定向培养的新生在练功。

怀揣杂技梦想的刘馨琪成为一名新学员,和她一起入学的年龄最小7岁,最大12岁。经过5年文化课学习和杂技技巧训练后,他们拿到中专学历,在2022年毕业归团。

2023年11月29日,杂技演员在浠水杂技厅的观众席过道上练功。

1月2日,在浠水杂技团训练厅,这群杂技“新芽”在老师指导下练习杂技。他们每天练功10多个小时,成千上万次跳跃,反反复复地练习,不断挑战身体的极限。

2023年11月29日,刘馨琪(下)与搭档徐杨倩正在排练《双人吊子》节目。

腰接、肘接、翻腾……悬空8米的吊子上,15岁的刘馨琪与搭档徐杨倩正在排练《双人吊子》节目,两位杂技“小花”幻化为轻盈的鸟儿,在高空中演绎一系列惊险动作,看得人眼花缭乱、惊心动魄。该节目去年亮相莫斯科尼库林国际马戏节,斩获大赛银奖。

飞奔、穿梭、腾跃……双胞胎兄弟邱平平、邱文博一遍遍练习钻地圈,妹妹邱紫棋正在苦练倒立。兄妹仨哭过、疼过,却没有害怕和退缩过。他们怀揣着梦想,希望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在舞台上。

2023年10月15日,杂技演员在训练馆一角训练,每天练功10多个小时是家常便饭。

在训练厅中央,69岁的胡浠水正在教小演员走钢丝,他是杂技团的老团长,有着61年的“团龄”。

“我父亲是杂技团第一任团长,我在浠水出生,父亲为了纪念这个地方,给我取名胡浠水。”8岁进团,胡浠水把自己的一辈子与杂技团捆绑在一起,至今仍在杂技团当返聘老师。

2023年11月30日中午,几名演员在舞台后的垫子上小睡,准备下午演出。

60余年来,胡浠水见证了杂技团的起起落落:辉煌的时候,团里有100多人,“卖门票用麻袋装钱”;最困难的时候,几次濒临裁撤,连吃饭的钱都没有,自己偷偷卖掉妻子的首饰换生活费。

2023年11月29日,杂技演员在练习骑独轮车技艺。

“这30个孩子很了不起,一个都没掉队,他们平均年龄只有15岁,是杂技团的台柱子。”胡浠水说,浠水杂技靠的是一代代杂技人的接力,自己一辈子和杂技打交道,只要能够出力,就会坚持传承下去。

2023年11月30日,胡浠水在训练厅指导小演员练习杂技。

6年苦练,小演员们个个身怀绝技。如今,杂技团已储备20余个精品节目,《双人吊子》《高拐》等新节目多次在国内外大赛中获奖,进社区、进农村、进景区,杂技演出场场受到群众热烈追捧。

2023年11月29日,刘馨琪(下)与搭档徐杨倩正在排练《双人吊子》节目。

2023年11月30日,杂技演员在练功。

“这群少年将是浠水杂技新一代传承人,去年团里又招了7名新生。”浠水杂技团团长周敏说,杂技团已经步入“最好时代”,县杂技团去年升格为“黄冈市杂技团”,浠水县正努力争创中国杂技之乡,申报国家级非遗,助推浠水杂技越飞越高。

2023年11月30日,杂技演员在练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