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乡村 荆楚画卷】冉冉新星平地起 小村庄有大乾坤

编者按:乡村振兴,见证美丽蝶变;聚焦湖北,读懂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北通过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村地区发生巨大变化、农民幸福指数显著提高。为立体展现湖北农村地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新发展、新风貌、新活力。央广网湖北频道特别策划推出《和美乡村 荆楚画卷》主题报道,以调研采访形式,深入荆楚大地田间地头,为您解读乡村振兴的“湖北密码”。

央广网荆州12月12日消息(记者张卓 见习记者黄韵臻 左洋)山上鸡豕往来,山腰金黄点缀,平地绿蔬成片,池中鱼翔浅底;左闻花香袅袅酒香四溢,右看民宿连排游人阵阵。

在湖北省荆州市松滋市,有一个以“新星”命名的村,它因地制宜发展出完整的一二三产业链条,近年来先后获得湖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湖北省生态村、湖北省文明村等荣誉称号,在近期举办的2023(第四届)国际碳中和与绿色投资大会暨第二届零碳中国城市峰会上,该村更是入选2023年度“零碳乡村”标准试点名单,成为了江汉平原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新星村千亩脐橙园项目(央广网发 杨亚兵 摄)

绿色低碳护美景 罐储希望

走进新星村,沿路而行,三个巨大的金属罐在青山绿水中分外显眼。

“您看这几个罐子,瞧着不起眼,其实里面装的是我们村未来的希望呢。”新星村村支书吴志强告诉记者,这里是村集体的生物质沼气工程项目。

据介绍,该项目将村里畜牧养殖业废弃物和厨余垃圾收集起来,发酵生产出沼气和沼液。沼液还田,沼气用以供应及发电。

记者所见到的金属罐就是项目一期工程两个2600立方米的发酵罐和一个800立方米的储气罐,而一旁的两个大水池便是2万立方米的调配池和2万立方米的沼液池。

“沼液还田,减少土地肥料使用,降低土壤污染和水污染,同时增加了土壤有机质,提高了单位产量;使用沼气而非其他燃料,减少大气污染。这一模式就实现了低碳、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吴志强说。

新星村生物质沼气工程项目(央广网发 陈俊龙 摄)

截至目前,该项目废水日处理量已达到500立方米,沼气供应量能达到3200立方米,今年以来,项目营收已达到150万元,预计全年能达到180万元。同时,目前已经有部分村民完成了接入集体沼气管道的改建,享受到村集体发展成果。

“一期工程规模不大,刚运行不到一年能取得这样的效果,大家都很激动,希望加快二期三期建设,更早普及到家家户户。”吴志强说。

多年前,国家号召农村使用沼气时,新星村便紧跟“潮流”开展了农村沼气普及工作。经过常年科普宣传和推广使用,以沼气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在新星村有十分广阔的群众基础。

今年59岁的黄年雄,就是当年响应号召的“积极分子”,自家建有沼气设施,已经使用多年。在他看来,沼气既能解决自家的燃气用电,又能变废为宝处理家中的生产垃圾,还能让村里的环境变得更好,再好不过。

新星村生物质沼气工程项目(央广网发 杨亚兵 摄)

“只不过用了这些年,有一个问题很恼火:自家沼气设施规模小,肥量不够,供气不稳定,火力不够旺。”因此,当村集体提出建设大型集体沼气项目时,以黄年雄为代表的村民都非常配合,主动加入项目建设队伍。

村支书吴志强坦言:“村集体项目规模更大,可以实现常年稳定供应。留足自用的,多余的给村集体创收。保护环境的同时,给村里开拓了新的支柱产业。多方共赢,何乐而不为?”

近年来,在国家绿色低碳发展规划的引领下,新星村结合自身多年清洁能源使用背景,坚定不移地走上了低碳发展路线。

除村集体沼气项目外,陆续建有光伏发电、太阳能路灯、“鸡场-脐橙-池塘”的立体套养模式等一系列低碳环保、清洁能源和循环经济项目,为改善人居环境、更新村基础设施、促进村集体产业升级,起到重要作用。

古法陈酿聚宝来 窖藏万金

沿路而行,绕过巨大的储气罐,越过千亩脐橙园,一处不起眼的小山丘吸引了记者的目光。透过门缝能看到不计其数的褐色陶坛,整整齐齐排列其间,不远处白色高墙掩映在林木间,阵阵酒香自墙内溢出。

新星村酒窖(央广网发 左洋 摄)

“这是我们村的酒窖和酒厂。村里有句话,一年四季酒香满新星。”村合作社负责人雷德忠向记者介绍,新星村的酿酒传统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那时村里家家户户都会酿酒,村民们以自家粮食为原料,采集中草药、配料制曲、蒸粮加曲、发酵管理,酿出甘醇美酒。

为了传承古法酿酒技术、重现旧时酒文化盛况,新星村自2015年起开始打造“麦酒原乡”品牌。将保护和开发并举,建设了集展示、休闲、科普、体验、售卖为一体的酒香文化馆。

起初,酒香文化馆仅仅只是一个文旅景点,给游客提供体验古法酿酒工艺的机会。

“陆续有游客反馈,酒的口感和品质很好,想买点带走。”雷德忠回忆,当年酒香文化馆的原浆酒日均产量仅200斤。“供不应求哇。村里就考虑是不是可以把酿酒拎出来,从文旅点位变成专门的产业。”

2019年新星村集体酒厂应运而生。“我们原来都在外面打工,前些年听说回村也有事做有钱赚,就回来了,谁不想待在家人身边呢。”酒厂酿酒师傅雷正全告诉记者,“合作社根据大家的能力安排工作。我祖上就是酿酒的,所以安排在酒厂。”

新星村酒厂(央广网发 左洋 摄)

在人员、技术、设备、厂房都落实后,酒厂日均产能迅速上升到700斤。“现在村酒窖储存了60余万斤原浆酒,按目前30元/斤的市场价,相当于给全村存了2000万。这就是我们村最有力的保障。”雷德忠笑着说。

如雷德忠所言,酒是越陈越香,越陈越贵。窖藏一部分,卖掉一部分,观光旅游又有一部分。新星村的酒厂就像一个“聚宝盆”,而酒窖就像“金库”,既延续了村庄特色高附加值产业,又创造了就业岗位吸引村民回流,同时制造出源源不断的财富。

集体个人共富裕 乡村和美

据村支书吴志强介绍,这几年新星村以“村委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为基础,建立三个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出“三种三养”“一酒一游一沼气”九大集体经济产业。

除了纯粮白酒产业和低碳环保绿色能源,还有优质水稻种植区、千亩纽荷尔脐橙种植园、绿色原生态蔬菜种植园、生态土鸡养殖、生态土猪园、水产养殖以及乡村旅游业,皆是村集体组织,村民参与管理。

鸟瞰新星村(央广网发 陈俊龙 摄)

养鸡场员工陈辉望说:“2017年以前我们都在外面打工,年纪大了,一直在外干体力活也吃不消。”凭借管理养鸡场,他每年有约4万元的固定收入。

据了解,像陈辉望一样与村集体签订劳动合同,有固定职位和收入的有30人左右,大家平均年收入在4万元至6万元之间。陈辉望坦言:“虽然现在工作也很辛苦,但收入稳定,又能待在家人身边,很满足了。”

“新星村的土地没有一块是闲置浪费的,全都因地制宜地发展了果业、林业、渔业、种植养殖。我们靠自己就能养活自己。”吴志强骄傲说到。

九大产业齐发展,2023年新星村集体经济产值达到1000万元。吴志强表示,村里下一步的目标是在原有产业基础上,提档升级,把白酒和沼气产业做大做强,给村集体、村民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和更多收入。

漫步新星村千亩脐橙园中(央广网发 杨亚兵 摄)

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白酒产业和低碳环保绿色能源,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微动力无害化处理工程,进行垃圾分类,推广清洁能源,安装太阳能路灯……新星村坚持生态优先,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持原始地理风貌,努力留住历史精华、弘扬传统民俗文化,方方面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来源  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