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护水人”:让一泓碧水永续北送

10月30日,新京报报道《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护水人”:让一泓碧水永续北送》:为了守好这一库碧水,曾经在库区捕鱼的渔民“洗脚”上岸,当上了水库清漂护水员,91艘渔船“变身”清漂船只,肩负着清洁库区漂浮物的重任。

今年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进京9周年。9年间,来自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水库的碧水跋涉千里,惠泽京城。十堰市依山傍水,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纯调水区,位于这里的丹江口水库水质长期保持在Ⅱ类以上。

为了守好这个远在千里之外的水源地,北京的水利专家曾多次前往十堰,为当地水利部门出谋划策,十堰市水利从业者也来到北京学习、交流。多年来,北京、十堰两地携手,当好“护水人”,确保一泓碧水永续北送。9年间,“南水”已成为北京的主力水源,它为北京加强了供水保障、回补了地下水源,也为改善北京的生态环境贡献了力量。

图片

10月20日,湖北十堰,汉江清澈而开阔的江面。 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摄

小流域治理让天河水清岸绿

天河,被誉为十堰市郧西县的母亲河,天河口,是天河汇入汉江的河流出口,汉江水一路北上,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北京。天河口砂坝位于天河故河道与汉江交汇处,这座建设于1986年的大坝有着“天下第一砂坝”的美誉。天河顺流而下,水质清澈,从大坝周围的青山中不时传出阵阵鸟鸣声,伴随着滚滚江水,给这座有着37年历史的大坝增添了诗情画意。

说起南水北调,郧西县水利和湖泊局水政监察大队负责人董作喜的骄傲溢于言表:“现在我们这里的水质没得说,十堰是核心水源区,我们得当好这‘护水人’。”董作喜是郧西当地人,对于天河有着深切的感情和热爱。不过这条母亲河曾经并不像今天这般妩媚动人。

多年前,黄姜是郧西的主导产业,但黄姜生产、加工污染大,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尤其给天河口水质带来严重影响。“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以前一进郧西县城就会闻到刺鼻的味道。”董作喜说,以前不仅空气中弥漫着异味,就连山上的植被、树木都很少,天河口水质在2008年以前都是黑臭水体。

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推进,郧西迎来了显而易见的变化。为了减少污染,郧西关闭了13家黄姜加工企业,停止了30万亩的黄姜种植,推行生态林防护建设,退耕还林。对27条县级河流、105座水库、521处小微水体等重点水域进行视频监控全覆盖。同时,强化入河排污口监测、溯源和分类整治;实施丹江口库区天河入库河口段水生态修复、天河上游水环境及归仙河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一套套保水、护水“组合拳”不仅让郧西美了起来,也让天河口成为人间“银河”,水清岸绿,水鸟蹁跹,现在白鹭成为郧西县城的“常客”,在天河口砂坝、县城里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河里的鱼也多了起来,武昌鱼、草鱼、鲢鱼……纷纷在这里安家。

郧西县是十堰市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缩影。十堰市水利和湖泊局局长余荣江告诉新京报记者,十堰市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以小流域为单元,通过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河道清淤、岸坡整治等措施,推动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促进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

保“南水”水质,织密“天罗地网”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最重要的“大水盆”,10月12日19时,丹江口水库水位蓄至170米正常蓄水位,是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后第二次蓄满,有力支撑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安全供水。

为了守好这一库碧水,曾经在库区捕鱼的渔民“洗脚”上岸,当上了水库清漂护水员,91艘渔船“变身”清漂船只,肩负着清洁库区漂浮物的重任。

图片

10月20日,湖北丹江口,丹江口水库有力支撑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安全供水。 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摄

张绪春便是水库清漂护水员中的一位。2019年7月,汉江十年禁渔,渔民们纷纷转产转业。张绪春当了32年渔民,猛地要离开水面,他真有些舍不得。听到政府部门召集护水员,和汉江有着难解之缘的他于是选择成为护水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张绪春曾这样说:“虽然很多人选择外出打工,但我选择留在家乡,守着这一方水,垃圾清理干净了,河里的水变清了,守护一江清水北送,打心眼里高兴。”

丹江口市计家沟村毗邻汉江,库岸线有15公里左右,因此守好一江清水也成为当地村民最关心的事。村民王淑华是村里的守水护水队员,“我们周边的每一个村都组织了护水队,平时我们给大家介绍护水保水的意义,不仅仅是为给北方供水,也是为我们自己安全用水提供保障。”每天,守水护水队员们分成小组,全方位守护库岸线,步行五六公里都是常事,清理垃圾、清理枯枝败叶,遇到有违规垂钓、放牧、种植的群众,队员们都会上前制止,“队员把护水的道理讲明白,违规垂钓、放牧等的市民都会听劝。”

除了人防,守水护水队还用上了技防,王淑华说:“我们在库岸边安装了多个摄像头,24小时监控。如果晚上摄像头监控到有人在库岸边从事违规的活动,系统就会自动报警。报警信息同步提示到我们的手机上,护水队员会迅速前往事发地点,及时制止违规行为。”

此外,新京报记者从丹江口市了解到,为了确保“不让一滴污水直排入库”,今年8月,丹江口市水质安全保障中心挂牌成立,为“南水”安全北上织密“天罗地网”。指挥中心监管系统分为市域水库水质监测系统、重点排污企业监管系统、卫星遥感水质监测系统等8大子系统,实现“水陆空”全方位在线监控、在线调度、在线处置。

北京、十堰携手护碧水

北京是“南水”的使用者之一,多年来,北京市水务部门负责人、专家多次前往十堰,为守好一库碧水出谋划策。北京市水务局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处副处长刘国军是十堰的挂职干部,他在十堰的“班长”便是余荣江,从事40年水务工作的余荣江成为刘国军的榜样。

来到十堰后的前3个月,刘国军没有给自己放过一天假,他用脚丈量了十堰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100余个,足迹遍布十堰的所有县、市、区,涉及全市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的各个方面。刘国军说:“湖北是全国水利大省,十堰市又是丹江口水库所在地,这里不仅有丰富的水资源,还有丰富的水利工作经验,所以我力争用最短的时间充分了解十堰市水利工程,做到心中有数。”

在丹江口水库地质灾害监测过程中,刘国军走访了库区的各个地质灾害监测点位,他了解了由于多年水位变化引起地质灾害点变化的情况。基于此,刘国军推动属地政府向长江委建议修改监测点位,确保丹江口库区的地质安全。

10月18日-21日,北京市组织水利专家团再赴十堰,调研工程、供水、水质“三个安全”,为十堰水利工作者现场“传经送宝”。

(来源:十堰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