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开展项目建设,依法依规进行环评申报,并在项目建设完毕后由企业自主组织环评验收,通过网上进行社会公示,这本是督促企业自主担负起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的重要举措。但个别不法企业却把“合法合规自主”当成了“擅自违法违规做主”,在自主验收中瞒天过海,弄虚作假。
今年初,黄石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开展建设项目自主验收领域专项执法检查行动,对此类弄虚作假违法行为坚决说“不”。截至目前,该支队共查处建设项目环保验收弄虚作假案件5起。
4月24日,该支队通过查阅全国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平台信息,发现西塞山区某科技公司公布信息显示企业废水接入工业园污水处理厂,企业完成了自主验收等。该企业为市级涉水重点排污单位,但在污染源自动监测平台中查不到企业的排水信息。执法人员立即对该企业开展了现场检查,通过企业提供的自主验收监测报告及环评批复等资料,比对项目实际建设和验收监测相关情况,发现了其中“猫腻”:企业没有按照环评要求建设活性炭处理装置;废水监测点位实际未设在外排口,而设在尾水池;项目2022年5月3日网上验收公示,而专家评审会和验收意见均是在当年6月4日完成。
该支队当即进行立案调查,但企业提出,他们生产过程中产生挥发性有机物的量很少,所以没有安装活性炭处理装置;采样点位不规范是由于企业没有废水外排。
“你有瞒天计,我有照妖镜。”执法人员再次进行了深入分析研判,决定开展两方面补充调查,即一是调查园区工业污水厂接纳情况,二是调查废气污染物排放与监测情况。经过两个多月的调查,执法人员又查实了让企业无可辩驳的铁证:一是废水外排口实际未对接园区污水处理厂管网,却在验收监测报告中注明废水已连接并排入污水处理厂;二是硫酸作为该企业主要使用原料,然而在验收监测时未对特征污染物硫酸雾开展监测,明显存在重大漏项。7月14日,黄石市生态环境局正式对该企业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对企业和直接责任人分别做出罚款20万元和5万元的行政处罚。
据悉,自开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自主验收专项执法检查行动以来,该支队查处建设项目环保验收弄虚作假案件5起,共对3家违法企业实施行政处罚64万元,对3名责任人共处罚15万元,另有2起案件正在办理之中。该支队将持续加大打击建设项目环保验收弄虚作假行为的力度,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依法依规进行项目验收。
通讯员 伍濂渊
责任编辑 梅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