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丨诞生“活力28”的洋码头回来了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罗序文 王丙全

通讯员 许露阳 梅五松

沙市洋码头,荆江大堤外,长不过2公里,宽约数百米。道路是新修的,树木花草是新栽的,但房子都很老,每栋老房子都有年代久远的故事……江水滔滔,船来船往,这里已无码头,每晚华灯初上,居民潮集,摆摊设点,吆喝四起,工业的尘埃洗去,只留下岸青水绿,休闲惬意。

这里曾是荆州脏乱差的代名词,也是岸线整治的重灾区。拆后重建,历时5年,旧貌换新颜。开园不过两载,洋码头已成为荆州城市新IP、网红打卡地。

一条城市岸线,在城市更新浪潮中,为何能一炮而红?

一条跨越百年的历史岸线

唤醒沙市人的亲近感

洋码头最老的房子是1927年建的打包厂,四层红砖房。

“沙市记忆”展览馆就在打包厂一楼,讲述沙市1876年至1949年历史,展馆征集老物件,很多家庭毫不保留地捐献。开馆以来,参观者也是络绎不绝。

2023年2月8日,游客在荆州新建成的沙市洋码头文创园参观。(本文图片由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曙松 摄)

展馆的每幅字画,都经过洋码头文创园执行总经理余波的精挑细选。他介绍,沙市发脉于码头,号称“千年古埠”。1876年以前,码头一直是东西南北水上运输中枢,可东达上海,西至四川,北通洛阳,南到长沙。正因为重要,1876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洋船”停靠,“洋货”借此入侵中国内陆,“洋码头”至此出名。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日本在洋码头设海关征税。解放后,洋船洋货不见了,“洋码头”也不喊了,被“四码头”“五码头”代替。

1876年至今百余年,不过两三代人光景,不少沙市人祖父辈在码头做过生意干过活,或亲眼见过火烧洋码头,或亲身经历日本侵略者轰炸,或见证沙市解放……听着洋码头故事长大的沙市人,在展馆里能看到洋码头昔日模样,感到亲近。

说洋码头是一条历史岸线,不仅指它存在的时间长,更重要的是这里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既改变了沙市的社会进程,也对全国有重要影响。余波认为,沙市码头文化能引起本地人的情感共鸣。

沙市洋码头已成为荆州城市新IP、网红打卡地。

一条铸就辉煌的经济岸线

增添沙市人的自豪感

“活力28,沙市日化”,40年前响彻全国的工业品牌就诞生在洋码头。

如今,厂房和办公楼被保留下来。圆拱形大门、用瓷砖贴的墙画、沙市第一辆小汽车等,时过境迁,依然能感受到当年的潮流。

老厂房被改造成“沙市工业成就”展馆,三层楼,呈现解放后至今沙市工业发展历程。“活力28”占满一楼,耳熟能详的电视广告、琳琅满目的包装袋、冠名的足球队……这是一代人的记忆,也是沙市工业的辉煌代表。毕玉玲、王作梅、郑天明——前“活力28”职工,参观老厂房感慨万千,看到新厂房由衷高兴:“活力28又回来了!”

其实,沙市当时还有鸳鸯牌床单、沙松牌电冰箱、荆江牌热水器等著名工业品牌。沙市地毯厂生产的金蝶牌地毯,被外交部指定为欢迎国宾专用地毯。它们很多都是通过洋码头销往全国各地。

洋码头作为经济岸线,既带活了地方经济,也为全国发展探路——沙市被列为全国首个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城市,是湖北率先设立工业园区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城市,是全省第一个到上海设立办事处的城市、第一个派出技术人员去沿海学习的城市……

40年过去了,“沙市经验”还在延续,但光环褪去,多数工业品牌销声匿迹,只有命运多舛的“活力28”又重上货架。

“活力28”之后,洋码头再无明星企业。岸线毫无规划,经济粗放式发展,砂石码头杂乱无章,批发市场生意萧条,棚户区脏乱差,洋码头与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格格不入。岸线整治提上政府议事日程。

一条焕然新生的生态岸线

彰显沙市人的责任感

2016年,长江大保护开启,洋码头迎来史无前例的大拆迁:上千户居民、数十家生产企业、企事业单位、装卸码头等,无条件拆除搬走。

沙市成立城市改造中心负责码头拆迁,万青松担任主任。他说,且不论码头一年还能上交多少钱,光拆迁政府就要投入10亿元。一减一加,真金白银,从中可以看出重整的决心。

单位带头,企业支持,居民配合,拆迁很快完成。码头需要复绿,砂石瓦砾、残垣断壁,怎么种草栽树?万青松深感重担压肩,找来挖机钻破水泥打洞,保证树苗栽在土壤上。

树活了,草绿了,废墟变成公园。

是做公园,还是做产业园?争议来了。从最开始的风情带,到后来的文创园,规划几易其稿,最终保留80多栋、15.2万平方米的历史建筑。

保留建筑做什么?“旧瓶装新酒”,发展轻资产的文创产业逐渐成为共识。

2023年2月8日,游客在荆州新建成的沙市洋码头文创园参观。

名字取什么?也经过抉择。最开始叫1876文创园,后来又提出洋码头文创园。纠结中,有人提出,这些名字都隐含屈辱史,不能用!但最终,开放战胜了保守,自信的沙市人大胆启用“洋码头”。

原来淹没于棚户区的历史建筑凸显出来,修缮以后成为景点,让好奇的市民一睹真容;原来被破坏的生态岸线修复一新,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一条承前启后的文化岸线

能激发沙市人的使命感

洋码头走红,有其特质,也符合规律。

人依水而居,城因水而兴,古往今来,一脉相承。亲临长江,又有历史文化,新时代的洋码头,自带流量,想不火都不行。

它的走红告诉世人,无论是城市更新还是城中村改造,都必须留住城市的根脉。

荆州沙市长江岸边“洋码头”霓虹灯璀璨,市民、游客来这里或漫步江边,或把酒相聚。

余波认为,城市岸线应还水于民,成为亲水平台,而不是工业园区。“化工围江”剥夺人与水亲密接触的权益,自然要被抛弃。岸线整治运动的兴起,是回归本源的进步。长江大保护,保护的是生态,也保护市民的亲水权益。

有了先天优势,洋码头投资公司也没“躺平”,想方设法策划活动,撬动这片热土——啤酒节、音乐节,餐饮、酒店、服装等企业陆续入驻,经济生态逐渐形成。洋码头发展文创产业,打造开放式产业园区,既保障市民亲水所需,也重塑岸线业态,成为荆州旅游新名片、文创产业新引擎。

一条岸线,四个阶段。

百年变迁,城市缩影。

历史明星,现实网红。

——那是城市的根与魂。


来源:湖北日报

责任编辑  崇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