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开启花式宣传 绝活在他们手里再发光

覃侠

彭肖肖

刘大友(中)与母亲

楚天都市报记者 戎钰 徐颖 通讯员 何洋

经国务院批准,自2017年起,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题为“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

6月11日上午,2020年湖北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活动在省图书馆举办,多位非遗传承人汇聚一堂,分享他们对非遗传承与创新的观点,讲述他们在疫情期间自救并驰援的故事。

可以创新

但要守住底线

熙攘人群中,剑眉星目、英气逼人的覃侠很容易吸引人们的视线,再加上利落干练的练功服,“功夫女侠”气质呼之欲出。

“80后”覃侠出身武术世家,她的祖母是中国首批国家级非遗“武当武术”传承人赵剑英,她的叔叔覃献平则是湖北省非遗“武当武术”传承人。自3、4岁时起,覃侠便在祖母的教导下开始习武,这一练便是30余载,国内武术比赛的冠军也几乎被她拿了个遍。如今,传承非遗“武当武术”,是覃侠的终身事业。

回忆幼时习武,覃侠笑着向楚天都市报记者说道,“其实小时候我是不喜欢练拳的,需要奶奶逼着我们练。”她记得,奶奶当时叮嘱过,刀枪剑棍,你爱好什么就去练什么,“但唯独,我们武当太乙五行拳必须要练好,而且要按照奶奶教的,原汁原味,不准改变、不许走形。”

成年后的覃侠问过奶奶,为什么不能创新,把动作改编成老百姓更喜欢的“飘逸一点、漂亮一点、更适合舞台表演的”不好吗?奶奶始终如一的坚持,让覃侠受益终身,“奶奶说,绝对不能改样。这套拳太不容易了,到今天已经有600多年历史,但我今天打的,和600年前的创始人练的是一模一样,拳谱没有一丝改变。”

覃侠坦言,直到自己30岁以后,她才真正体悟到这套拳的精妙之处。“它是很高层次的功法,暗含了道家的哲学思想,讲求贵化不贵抗,贵在化解而非抗击,所有的原则就是尊重自然、尊重他人、尊重自己。”也直到此时,覃侠才吃透了祖母当年说的那句“师父领进门,修行看自己”,“一共就23个动作,师父全都教给你了,但你可能需要用一辈子的时间,才能读懂每一个动作。”

身为“武当武术”的传承人,覃侠守住了祖辈的坚持,不在拳法形式上肆意创新,但在这条底线之外,她也在花心思做另一种创新。

在校园里奔走,开展“武当武术进校园”的武术培训工作;借用抖音等社交平台,以传承人的身份向网友传授太乙五行拳;结合五行拳的步法特点,筹划用VR高科技进行全方位捕捉,更精准地呈现拳法细节……在覃侠看来,拳或许是老拳,但打拳的人,完全可以用最现代化的思维来进行传承。

疫情期间,覃侠也在练武时生出了新感悟,“我们生活在2020年,早就不是冷兵器时代了,不需要肉搏了,那我们学习武术是为了什么?我觉得古人真的很有智慧,他们几百年前创下的拳法,就是帮助人们培养体魄,培养你的呼吸习惯、作息规律,让你的身体和内心都处在一种非常健康、平衡的状态。”

贴近生活

人人都是传承人

今年的湖北省非遗宣传活动中,首届荆楚非遗购物节的出现极具新意。购物节举办期间,2000余种湖北非遗产品通过线上出售,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走到市民身边。

在活动现场,记者看到了非遗“大冶刺绣”省级传承人刘小红带来的部分商品。呆萌的五毒虫刺绣香囊、造型精美的刺绣团扇,以及婚礼上必备的中式红盖头……传统与现代的碰撞、非遗与商业的结合,如此与时俱进的创新,出自刘小红与子女的集体头脑风暴。

今年52岁的刘小红自幼跟着奶奶学手工刺绣,后因技法精湛成为省级非遗传承人。她的作品《星云之梦》曾跟随神舟11号飞船飞入太空,被湖北网友大赞:“让大冶刺绣飞上天了。”此次疫情期间,刘小红也耗时一个多月,倾情绣出一幅《最美护士》,绣技堪称鬼斧神工,观者无不啧啧称奇。

或许是因耳濡目染,刘小红的子女都从事艺术工作,后创立“小红绣”品牌,致力于更好地传承“大冶刺绣”。刘小红的女儿彭肖肖告诉记者,很多人都觉得刺绣是老一辈人喜欢的东西,刺绣技艺更是高高在上的存在,“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创新,让零基础的年轻人也能掌握简单的刺绣技术,让他们也能绣出精美的艺术品。”

给孩子绣一个香囊,给闺蜜绣一个团扇,给女儿绣一个红盖头——这些物件并不昂贵,但因为承载了手工者的爱和心血,便成了价值连城的纪念品。而在彭肖肖的讲述中,这些商品是“爆款”,消费者则是“宝宝们”,如此专业的电商语言,证明她已经将母亲的非遗传承成功扎根到了互联网世界里。

彭肖肖说,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是非遗传承人,她的母亲刘小红则说,传承的另一层意义是发扬光大,“要让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在我们的手上再发光。”

线上发力

实体店亏损也反败为胜

6月11日,与武当武术、大冶刺绣一起,登上湖北2020“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直播的,还有枣阳粗布。

“非遗传承要见人、见物、见生活,否则就真的可能变成了遗产,只能在博物馆里看到了。”今年48岁的刘大友,是枣阳粗布省级非遗第四代传承人,他的手艺传承自他的母亲。到了他这一代,他和妻子张其华一起把枣阳粗布做成了品牌产业,在全国开了100多家门店。

刘大友的母亲王义林老太太今年93岁了,身体硬朗,还会玩抖音,每年的全国文博会、非遗展,她还会在会场,向观众展示来自湖北枣阳的粗布。刘大友告诉记者,母亲过去是大家闺秀,清朝时期,母亲的外公家、爷爷家都是开染坊做生意的,母亲出身在印染世家,她7岁就在自家的染坊学会织布了。

到了刘大友小时候,家里条件就非常差了。刘大友有兄弟姐妹5个,母亲不会做农活,“为了节省家用,我们的衣服,都是妈妈自己纺线织布做的,小时候耳濡目染,我也学到一些。”

而让这个家族传承的粗布技艺发扬光大,源自2005年刘大友和妻子去三峡秭归旅游的启发。他们看到当地土家族人织锦,眼前一亮,勾起了小时候的记忆。刘大友说,“改革开放之后,传统的这些技艺,因为效率低,而渐渐消失了。但当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生活习惯又发生了改变,人们不再喜欢穿化纤的衣服,而是返璞归真,觉得穿棉麻才舒服。”

刘大友和爱人便有了开店的想法,并注册了百布堂手工家纺品牌。从2006年开第一家店,到现在100多家店。他们家第六代传承人是刘大友13岁的侄孙女。而通过开设非遗传习所,枣阳粗布这门技艺,也传给了更多的人,带动了当地就业。

刘大友说,非遗要传承,需要不断创新,适应时代变化。现在他们的粗布,最受欢迎的是空调棉凉席,每年夏天销售万套以上。“过去人们只知道竹凉席,草凉席,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空调普及了,空调房里用竹凉席太凉,而用粗布织成的棉席,凉而不冰,适合儿童、妇女或体弱的人在空调房使用。”

这次疫情对实体店的冲击挺大的,刘大友说,门店销售还不到往年同期的30%,但也因为疫情,倒逼他们求变,往线上发力。线上销售是过去的200%以上。“我们有信心,会一天比一天好。”

责任编辑:侯泳兰

(作者:楚天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