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95周年特别节目:黄石大道见证历史

    黄石声屏网消息 黄石大道,在现在的黄石可谓是家喻户晓。可在黄石大道初建时,并不叫黄石大道,直到1952年城市规划后才确定叫黄石大道。

    黄石大道初建于1951年,一直到1955年,黄石大道才从黄石港人民街修通到西塞山石油库,总长才12.5公里。1956年,黄石市政府决定,把黄石大道建设成高级水泥路,当年7月正式动工,10月1日前把黄石大道从原市公安局现市交巡警支队到黄石供电公司段1731米长的路,修成了20米宽的水泥路,两边道路宽8.5米,中间修了绿化花坛。年底又完成了上窑工商银行至青龙阁段宽17米、长338米长的水泥路。没想到,这两段路修完以后,当时的代理市长宋中洲却受到了省里的批评,批评他贪大求洋,铺张浪费。

    这个时期黄石因修路挨批评,绝非偶然,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

    1955年7月22至29日,中共黄石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有231名,候补代表29名,列席代表155名,代表全市4668名党员。这次党代会选举产生了首届中共黄石市委委员21名,市委监察委员会委员15名,出席省党代会代表25名,候补代表2名;选出市委常委9名,杨锐任市委书记。这次大会还通过了《关于开展全面节约运动》的决议。

    就是在“全面节约运动”这个大背景下,黄石大道这次修建高级水泥路,被冠以“贪大求洋,铺张浪费”的标签。

    早在1953年的8月28日,中共中央就发出《关于增加生产、增加收入、厉行节约、紧缩开支、平衡国家预算》的紧急通知,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增加生产,厉行节约,在全国展开了一场群众性的增产节约运动。

    阅读了1955年5月14日,《人民日报》刊发的题为《展开全面节约运动》的评论,就可以理解当时修建“高级水泥路”是违背中央精神的。

    评论的内容有:全国每一个组织,每一个生产单位和工作单位,都应当发动全体群众用主人翁的态度来对待公共的财产和国家的资金,对本单位的收入支出的计划和执行结果进行彻底的检查,揭发各方面的缺点和错误,提出各种改进的建议,并且监督它们的实现。各个单位都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定出按月实行群众监督的各种办法,使它们成为普遍性的和永久性的制度。党和国家的监察机关,党和国家的报刊,都要鼓励群众对于一切浪费现象的控告和揭露,以便形成反对浪费的最强大的监督力量和舆论力量。

    如今的黄石大道,已经成为横贯黄石东西,从武黄高速黄石站的迎宾大道直通西塞,全线刷黑,是黄石首条全面覆盖路灯的主干道,实现了整体的亮化美化。

    黄石大道的变迁,留下的是中共黄石市委带领黄石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设,改革开放,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的历史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