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时节,师生共赴一场春日诗会

云上黄石报道(记者 潘希 通讯员 卫薇)惊蛰,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在每年公历3月5-7之间,是自然界生物开始萌发生长之际。在今年这个特殊的节气里,黄石市十四中沈家营校区921班的师生,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带来了一场别样的春日诗会。

3月5日惊蛰,十四中沈家营校区921班语文网课是诗歌总复习,语文卫薇老师将古诗和时事结合讲授,希望学生能更好的体会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美,以及它所承载的古人对待责任、报效祖国的情怀和感悟。

谈到责任,卫老师举了钟南山院士的例子。临危领军战非典、星夜逆行奔武汉,这位84岁的老人总是奋不顾身的冲在疫情一线,身体力行的诠释什么是责任与担当,与杜甫《蜀相》中的“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和陆游《书愤》中的“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诗句交相辉映。

同学们也打开了话匣子。有的同学说,提到责任她想到了李文亮医生,他想把陆游《病起书怀》中两句诗的“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送给这位疫情的“吹哨人”,他相信等到我们战胜疫情城市解封的那一天,李文亮医生定会“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还有同学说全国各地的上万民医护人员抱着“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的决心来到湖北武汉,还有数不清的社区基层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不顾自身安危为老百姓的生活提供便利,也为我们诠释了“责任”一词,他们怀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信念,默默无闻恪尽职守,他们也同样值得我们敬佩!“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不能像他们一样冲锋陷阵,但好好呆在家里不聚集不串门,我们同样是有责任感的人。”

谈到报效祖国,卫老师和同学们聊起了李兰娟院士前不久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一段话:“疫情结束后希望国家给年轻人树立正确人生导向,把高薪留给一线科研人员,不要让年轻人一味追演艺明星,演艺明星是强不了国的。国家兴盛要靠科技、教育、医疗,所以要树立全民崇尚医生、科学家、教师、军人,是他们在支撑民族脊梁。”班上的“学霸”余悦同学说:“从小妈妈就告诉我,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学生时期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也应该努力学习,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一向调皮的许浩洋同学也感慨的说:“在历史书里我们就学过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虽然我学习不太好,但从现在起我要更加刻苦的学习,迎接中考的挑战,不让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

卫老师勉励大家:“很开心看到同学们能在这次疫情中有所成长,社会是最好的课堂,翻开这本大书,老师希望让你们每一个人看到:什么是以身许国,什么是精致利己;什么是生于忧患,什么是死于安乐;什么是废寝忘食,什么是见利忘义;什么是逆向而行,什么是借机逃避。”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春暖花开的日子已经到了,我们即将迎来胜利的曙光,希望到开学再见面时,能见到每一个人都有全新的面貌。”卫老师将班上每一个同学的名字都写成了一句诗,希望他们未来拥有诗意人生,给了大家一个特别的惊喜。

课后,921班的谈天祥同学即兴赋诗一首,抒发感慨:

年关将至,

风平浪静。

欢声笑语处处是,

不知灾厄将来临。

大年已至,

暗流四起。

新病毒害江南地,

庸官贪臣只护己。

年过二月,

阴雨未停。

亲朋挚友久别离,

常望窗外哀叹息。

幸甚哉,幸甚哉。

英雄齐聚荆楚地,

为平风雨献身心。

精兵强将,

淑质英才。

救死扶伤有担当,

运筹帷幄安民心。

寒冬将尽,

看东方破晓,

大地回春。

(责任编辑:彭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