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谋局“双轮驱动” 传统产业转轨提质 新兴产业转速增量

每天第一缕阳光在西塞山腾跃遍洒,俯视襟江临湖的大美西塞向远方奔去。值此中国共产党西塞山区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之际,《黄石日报》把探幽的镜头聚焦西塞山这片古老又年轻、超然而又神奇的土地,看这里的产业如何加速转型,看这里的生态如何绿色崛起,看这里的民生如何贴近福祉,看这里的城市如何建管融合,看这里的社情如何以文化人……转型升级从头越,“富强和美”启新篇。

敬请关注:

谋局“双轮驱动”

传统产业转轨提质 新兴产业转速增量

  本报讯(记者 董浩)日,在黄石市中宏钢铁有限公司内,2台20吨炼钢电炉陆续被拆除,这意味着该公司40万吨落后产能被淘汰。
  “西塞山的模具产业在全国占了三分之一的市场,我们准备转向这一领域。”中宏钢铁总经理林建华说,区政府积极引导落后产能企业转型,投向符合国家政策的项目重新办厂。

 “通过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向全省同类第一实力城区迈进。”西塞山区委书记朱宏伟表示,西塞山区广大干部群众将坚定不移地走产业转型、产城融合发展的路子,进一步激发活力、壮大实力、保持耐力、培育潜力,争做“十三五”黄石转型发展的领跑者。                                                    

  西塞山区有模具钢企业160多家,模具钢销售占据全国1/3以上的市场份额,是有名的模具钢之乡。经济新常态下,模具之都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

“不少模具企业生产的是中低端产品,生产方面有饱和倾向。”区委副书记周军说,西塞山区模具产业亟需快速转型升级,建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培养产业的内在动力,实现了从传统块状经济到现代产业集群的美丽蜕变。

 

按此思路,该区充分发挥辖区新冶钢大型特殊钢和模具钢产业优势,在工业园区布局模具材料产业园和模具制造产业园两个重点园区。

 搭建“大舞台”。在模具材料产业园方面,区委区政府积极适应国家长江生态环境大保护的要求,对全区所有模具钢企业采取“整改一批、入园一批、关停一批”的方式,分类实施整治。在模具制造产业园方面,以浙楚企业港为平台,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本市、周边有一定发展潜力的模具制造企业入驻浙楚企业港扩规提档升级发展,形成扎堆效应。

 构筑“智慧谷”。依托黄石国际企业港支持创办“展、训、研、用”服务平台,建立模具制造物流配送模具产品展示厅、产业工人实训基地、研发和成果产业化转化基地。创办模具高新制造样板工厂,展示高新加工设备和加工工艺,并提供承接生产加工、设备租用等服务。通过聚集发展和创建高新服务平台,形成发展气候。面向沿海发达地区引进为武汉及周边地区配套的高端智能模具制造企业落户园区。

对传统产业进行转轨提质意味着西塞山区将更加宜居宜商、宜业宜游。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提升城市品质的主要载体,是提升新兴产业转速增量的战略举措,意味着西塞山区将变得更有活力魅力、更具潜力磁力。

 

该区发展规划显示,十三五期间将紧紧围绕“沿山”、“沿城”、“沿湖”,做足“三沿”这篇大文章。

 凸显“沿山”的自然禀赋。搞好旅游业发展,根据该区现有旅游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布局,以黄荆山为龙头开展休闲旅游,以工矿、冶钢为节点开展矿冶文化旅游,以西塞山为节点开展非物质文化旅游,以新港荷花节为契机开展农家乐。

 挖掘“沿城”的拓展空间。利用棚户区改造有利时机,对第三产业进行布局。城区第三产业侧重点放在金融中心、科研中心或总部大楼、电商大楼、高端商务综合体、医养结合养老项目、现代生活性仓储物流中心等行业。

 盯紧“沿湖”的一湖活水。依托环磁湖的地理优势,坚持旧城开发、功能提升、产业优化“三位一体”推进,强化城市经营理念,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将磁湖南岸核心区打造成为集金融、总部经济、商务休闲于一体的区域性商业中心;积极融入全市“环大冶湖”开发建设,努力打造老城区与大冶湖新区联动发展的中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