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大事了,中国经济要崩溃!你信了吗?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世界的神经。而有一种声音,一直没有停息过,那就是——中国经济要崩溃了!

 

  今年,西方媒体出现了有关“中国经济崩溃”、 “人民币崩溃”、“实体经济崩溃”、“中国经济硬着陆”的观点。这其中,有业界讨论、新闻报道、学术研究……言之凿凿让一些小伙伴胆颤心惊:中国经济是不是真的不行了?咱们别被蒙在鼓里啊!

 

今年有关中国经济,

TA们认为会这样崩溃

 

人民币崩溃

 

  今年年初,受美联储加息预期的影响,全球股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震荡,包括人民币在内的各国货币也相应出现贬值。连续15年如一日“黑”中国的美国律师章家敦再次表示:人民币还有半年期限就要崩溃。

 

章家敦(来源:观察者网)

 

  章家敦,常在美国主流媒体上唱衰中国经济,而且敢于预测中国经济崩溃的“精确时间”,却又总是说错,错了从不道歉,过段时间再用更激烈的预测覆盖前面的预测,因而是个广受争议的人物。

  

中国经济硬着陆

 

  今年3月,英国主流政经杂志《经济学人》旗下智库EIU发表风险评估报告,列出可能会给世界造成深远影响的十大危机。其中排名第一的,竟然是中国经济硬着陆。

中国实体经济崩溃论

 

  下半年多地楼市开始出现上涨,有媒体举例,北京一家上市公司依靠出售学区房扭亏,也就是说一家上市公司上千名员工辛苦干一年,很可能不如一个人在一线城市买一套房子的收益大。由此,关于中国实体经济即将崩溃的言论也在网上层出不穷,出现了不少“有理有据”的分析…… 

 

  其实,预言中国经济崩溃,并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唱衰中国”的种种论调,此起彼伏。一起来看看,这些唱空中国经济的预言是否成过真?中国经济的发展到底是否如TA们所说一般?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相信每个人都会对“中国经济崩溃论”有自己的判断。

 

第一波:1989年中国政治经济崩溃论

 

  第一轮唱衰源于1989年后。当时自1978年以后,中国实施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经济快速发展。随着计划经济的逐步放开,中国出现了恶性通货膨胀。1988、1989连着两年CPI涨幅都在18%以上,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物价飞涨。

 

1988年中国某城市市民抢购食盐的场景(来源:搜狐财经)

 

  那个时候,国际环境更加恶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多个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倒下。面对这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局面,关于中国政治经济崩溃的言论甚嚣尘上。

 

  被打脸!

 

  1990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拉开大幕,各地涌现“下海”热潮,中国经济发展开始如日中天,GDP保持着高速的增长率,人均收入快速增长。这场不期而至的经济危机如愿化解。

  

第二波:1997年“中国的经济正在衰退”

 

  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与此同时,国内爆发了百年一遇的长江洪水,国民经济遭受沉重打击。国内外学者和经济学家再次推出有关中国经济崩溃论的论调,很多人预言中国难逃此劫。

 

 

(来源:中国统计局)

 

  被打脸!

 

  1998年,中国政府推出系列措施,激活了国内经济,中国经济又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轨道。中国经济不仅顶住了金融危机的冲击,而且中国内地还出手相救香港,起到稳定亚洲经济的作用。最终,中国经济成功走出了低谷。

 

第三波:2001年“中国经济即将崩溃”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很多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正处于萌芽期的中国经济,很难扛得住外国资本和产业的侵袭,加入WTO对于中国的多数企业来讲,意味着进入了死亡通道。

 

  早在2000年,美国匹兹堡大学经济学教授托马斯·罗斯基就曾发表论文,否定中国经济高速发展。2001年,美国华裔律师章家敦出版《中国即将崩溃》一书断言:“中国的经济正在衰退,并开始崩溃,时间会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

 

章家敦出版《中国即将崩溃》一书封面 (来源:百度图片)

 

  2002年1月,美国《中国经济》季刊的主编斯塔德维尔在其出版的《中国梦》一书中,把中国经济比喻为“一座建立在沙滩上的大厦”。他预言,中国将出现大规模的政治和经济危机……一些人力图使人相信,中国并不如前一段时间宣扬的那么繁荣昌盛,中国正在崩溃。

 

  被打脸!

 

  事实胜于雄辩, 2003—2012年的10年间,中国经济保持高位增长的态势,年均增长达10.5%,年均通货膨胀率维持在3%的低水平。中国政府在危机面前,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承诺更是彰显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风范,赢得了东南亚国家的高度赞赏,增强了双边的政治互信,随后开启了中国-东盟合作的“黄金十年”。

 

第四波:2008年“中国正在作为一个危险热点出现”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蔓延为全球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再度受到外部的强烈冲击,中国股市从最高的6124点滑落到1664点。有关中国经济崩溃论的言论再次盛行。最著名的莫过于美国经济学家、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在2011年发表的著名“唱空中国”文章——《中国经济会不会崩溃?》中,他认为,“在当前真的经不起任何危险点的世界经济中,中国正在作为一个危险热点出现。”

 

 

保罗·克鲁格曼(来源:百度图片)

 

  被打脸! 

 

  瑞典经济学家亨里克-米特尔曼撰文,驳斥了“中国经济崩溃论”,他认为中国经济仍具备良好的发展条件和潜力,并且中国拥有庞大的金融和货币储备,劳动力市场竞争力仍将是中国的优势。

 

  此后,中国用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保民生的社会政策,为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复苏作出重大的贡献。2010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历经三十年飞速发展,中国在第二季度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一波“中国经济崩溃论”不攻自破。

 

第五波:2015年“中国经济站在悬崖上”

 

  2015年,中国股市再遭重创,上证指数从5170点高位突然掉头向下,股灾正式降临。中国经济崩溃的言论汹涌而出。日本《金融财政商贸》周双刊提出了“中国经济还行吗?”的疑问。法国《回声报》也通过“经济增长‘停滞’”、股市暴跌、“人民币贬值引发恐慌”等“现象总结”,认为中国经济即将崩溃甚至拉低全球经济增长。章家敦再次发文,声称中国经济最多只能撑一年,甚至熬不过这个冬天。

 

  被打脸! 

 

  而2015年过去了,中国经济并没有走向崩溃。今年8月,《华尔街日报》社论指出:中国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再次打破中国崩溃论。

 

中国崩溃论产生的土壤竟然是…

 

 

  实际上,这些唱空中国的言论并没有什么事实依据,所谓的论据都不过是主观臆测或刻意歪曲。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认为,产生这些谬误的原因,是没有了解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

 

  第一,对中国经济的无知。西方宏观经济学是依据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形成的,缺乏对中国这种快速跨越不同发展阶段经济体的分析框架。

 

  第二,希望从中获利。一些国外人士或研究机构不顾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现实需要,想通过夸大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迫使中国出台刺激性政策实现粗放的高增长,以从中获利。

 

  其三是做空中国经济。一些国外人士和机构或者试图从预测中国经济崩溃中获取学术声誉,或者试图通过制造舆论、做空中国经济进而投机获利。

 

  经济增长有周期,结构调整也会有“阵痛期”。中国经济不需要乱断生死的“预言帝”,更不需要夸大其词、可能性几乎为零的“专业”论断。回顾历史,每一次遇到困境,中国经济都经受住了严峻考验,最后化险为夷。中国经济崩溃论必将崩溃!

 

来源:中国之声(ID:zgzs001)

作者:马文佳

(责编:邓磊)

 

(作者:马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