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老人的坚守

     云上黄石报道(通讯员 曾邦勇)清瘦身形、满头银发、慈祥笑容、矍铄目光,这是人们对86岁剃头匠尹有成的直观印象。25日天刚一亮,尹有成步行4公里就到了黄颡口镇沙港村严显申家,为这位行动不便的老人剃头。

尹有成出生于上世纪1933年,是阳新县黄颡口镇金星村人。不到1岁时,父亲去世,后母亲有病逝,是堂兄把他养大。为了养活自己,13岁的尹有成开始拜师学艺,从此开始了剃头生涯。

一把推剪,一副剪刀,两把剃刀,一只挖耳刀,一个陈旧的提篮,就是全部工具。每天天不亮尹有成就提着这个陪伴他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提篮走村窜户。

别看尹有成86岁了但手法很稳当且灵活,只见他用锋利的剃刀在行动不便,今年74岁的严显申面额和下巴上飞快的剃刮。尹有成手法非常娴熟,根据下巴的不同位置调整刀锋和皮肤的接触角度、力度、锋利的刃口慢慢划过眼脸、面颊、喉头,特别是眉毛与睫毛之间不到1.5厘米的位置,每个步骤他认真细致,一丝不苟,剃一个头一般需要三、四十分钟。

好多年轻夫妇抱着孩子慕名找到尹有成剃“大头”(第一次剃头)。“现在,理发店都是年轻人剃头,只会剪,不会剃,特别是婴儿就更不会剃了。尹师傅经验足,我这孙女3个月了,他不到3分钟就剃好了。”程法村的潘女士微笑着说道。

“上世纪田地未分到户前,手工业者每月要向生产队上交。到各家各户剃头是‘派饭’,不向其他手工业者,到谁家干活,就到谁家吃饭。剃头是个特殊行业,剃一个头只需要半个小时左右,剃完后,就要到下一家。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派饭’也容易引发争议。现在不同了,管到哪个湾子去剃头,人们争先恐后地邀请吃饭,有时在谁家剃头,正好赶上吃饭时间,就吃了。那个先邀请我的,没到他家去吃,人家还会说我有什么想法。”尹有成边剃头时边说道。

俗语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虽说尹有成不是什么状元,但在十里八乡群众还离不开他。别人每次收费10元,他只收5元。特别是为不能出行和行动不便的老人坚守了这么多年,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70 多年来,尹有成风雨无阻,从不停歇地奔走在黄颡口镇的乡村院落,田间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