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 | 那些偷走年少时光的冷门书

曾经的年少时光,那些攒零花钱买书、躲在被窝看书……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但是那些冷门之作,却使我能够更清醒的认识这个世界。

 

1、 王鼎钧回忆录之《关山夺路》  (豆瓣评分:9.2)

作者: 王鼎钧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之三

出版年: 2013-1

页数: 278

作者介绍

王鼎钧 山东省兰陵人,1925 年出生于一个传统的耕读之家。1949 年到台湾,服务于(台湾)中国广播公司,还曾担任过多家报社副刊主编;1979 年应聘至美国的大学任教,之后定居纽约至今。

推荐理由

《关山夺路》是王鼎钧先生回忆录的第三部, 描述国共内战时期,作者奔波六千七百公里的坎坷经历。这是一本反战的书, 通过小人物在波诡云谲的历史事件中的经历,揭露兄弟阋墙的残酷。

这本书最主要的价值,提供了一种对于国共内战的民间视角。书中对于交战双方各有褒贬,不同于以往的作者站在各自阵营对历史大事件或时期进行叙述。

张正隆先生有一本《血红雪白》,叙述三大战役之一的辽沈战役,是体制内作家对历史事件的反思。若是两本书配合来读,对于那段历史、那些人、那些苦难,将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2、 《易经杂说》作者:南怀瑾  ( 豆瓣评分:8.6 )

作者: 南怀瑾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2-6

页数: 338

推荐理由

有人叱南怀瑾为文化骗子,至于是不是骗子,只有读过才知道。

《易经》,六经之首。想对传统文化有所了解,这是绕不过去的一部书。可是《易经》语言洁净精微,对于习惯白话文的读者来说非常难以理解。什么书可以帮助读者入门呢?

《易经杂说》就是一本非常好的《易经》入门书,虽然书中难免存在错讹,但是哪一本书没有呢?

这本书前半部分介绍了《易经》的基础知识,河图、洛书、天干、地支、五行、 系传……等等,后半部分主要对卦象进行注解,语言生动活泼、浅显易懂、不流于说教,体现了作者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

当然,读《易经》抱有了解古代哲学的思想,选这本书入门没错;若是抱有做神棍的想法,还是读读《六爻玄机》之类比较好。

 

3、 《废都》作者:贾平凹 (豆瓣评分:7.6)

作者: 贾平凹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12-12

页数: 417

推荐理由

这是一本命途多舛的书,一度成为禁书。

1993年,贾平凹《废都》出版,首印50万册。后来因为其中大量的性爱描写,1993年下半年遭禁。

2009年7月28日,《废都》解禁,它与贾平凹的《浮躁》、《秦腔》组成《贾平凹三部》。 

曾经年少无知的时候,把《废都》藏在书桌下面偷偷看,看到“此处删减多少字”的地方往往面红耳赤,搞不懂这样一部小黄书为何可以出名,引得大家争相传阅。等到年纪慢慢增长,见识了这许多乱世的利欲熏心,才渐渐明白其中的寓意。那些性爱描写算什么,魔幻的现实远过甚于此。 

什么原因使一座千年的都城崩毁?《废都》会告诉你,一座城池的崩毁,始于人心。

 

4、 《战天京》作者: 谭伯牛(豆瓣评分:8.4)

作者: 谭伯牛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副标题: 晚清军政传信录

出版年: 2014-11

页数: 371

推荐理由

晚清“中兴”,离不开几位平定太平天国的汉臣。天京一战,汉臣才真真正正获得满清贵族的信任,逐步进入权利中枢,能够左右时局。这一切的布局者是曾国藩,但也不仅仅是曾国藩。如果没有左宗棠、李鸿章、胡林翼、甚至皇室宗亲肃顺的鼎力相助,所谓“中兴”也必是镜花水月。

历史曾被人称作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每个解读者出于自身的目的,偏向于对自身有利的解读。 

谭伯牛的《战天京》无疑向大家提供了一种方法,通过天京之战时中兴名臣的书信往来、奏摺、笔记等第一手史料,来揣度相互之间的关系,再以历史事件进行验证,以最大限度的还原历史。

 

5、 《我们》作者: 扎米亚金 (豆瓣评分:7.9)

作者: [俄] 尤金·扎米亚金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译者: 殷杲 

出版年: 2005-10

页数: 236

推荐理由

当《1984》、《动物庄园》高举反乌托邦大旗的时候,这部开山之作却被人遗忘。

事实上,奥威尔正是受了 《我们》的启发,才创作了《1984》,奥威尔还为《我们》的英译本写了序言,称《我们》是“焚书年代的文学珍品”。《我们》《1984》《美丽新世界》被称为“反乌托邦三部曲”。除了《1984》之外,《美丽新世界》也是受到了 《我们》 的启发而创作的,因此,《我们》被称为是“反乌托邦三部曲的源头之作”,它启发、影响了另两部同类型作品的创作,足见它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及惊人影响力。

《我们》创作于1920年,是一部以“我”(数学家、宇宙飞船一统号的设计师)的日记的形式呈现未来(二十六世纪)的幻想故事。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仅隔三年作者就创作出了《我们》,不得不佩服扎米亚金敏锐的思想嗅觉。

她是“反乌托邦”作品的开山之作,仅此而已。

编辑:刘露
 

 

(作者:云上黄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