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悦美·植树节②:失而复得的森林

云上黄石报道(记者 曹阳春 徐昆)塞罕坝气候寒冷,年均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并不适宜人类居住。鸦片战争之后,国运式微,国库日益空虚。为了充盈国库,清廷开围垦荒。到了咸丰时期,大量的砍伐开垦让这里的森林覆盖率日渐收缩。日伪时期,这里已经是光山秃岭了。新中国成立前,木兰围场已经是一片荒芜。

从清末到建国,这里是土匪的老巢,窝藏着大大小小40多股。据载,长篇小说《林海雪原》中首席大土匪座山雕的原型就是从这里起家。土匪们吃住山上,随时烧火造饭,常常会引燃山火。还有饥寒的流民们,造饭、取暖,抽烟。火源太多了,而每一把火,都可以把森林变成灰烬。1945年,日本人撤退前,又放了一把大火。满山焦土。 --报告文学《中国塞罕坝》 李春雷

战火、匪火、流民的烟火,还有不时降临的天火,让这片森林迅速消失。新中国成立后,专家学者前往此地调研。奔波数百公里,终于在荒原上找到了一棵幸存的“一棵松”。

1962年,为了遏制木兰围场迅速退化、沙化,防止风沙给北京城带来的灾难性影响,林业部在此成立了塞罕坝机械总林场。开始了植树造林,防风固沙的史诗任务。

建场初期,塞罕坝的环境极其恶劣:缺食少房,大家无处栖身,就住仓库、车库、马棚,搭窝棚;缺少粮食,只有全麸黑莜面加野菜,能吃上点盐水泡黄豆,就是难得的美味了。最难熬的是冷,一位老职工回忆,冬季气温零下40多度,出门雪都齐腰深。“屋内就是一层冰,即使抱着火炉子也不会有热的感觉。晚上睡觉要带上皮帽子,早上起来,眉毛、帽子和被子上会落下一层霜,铺的毡子全冻在了炕上,想卷起来得用铁锹慢慢地铲。”《塞罕坝:中国如何造就生态“奇迹岭》中国新闻网。

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治理,塞罕坝的建设者们已经是第三代了。他们中的不少人,名字中都带有“林” “松”“树” “山”等字。一棵树苗,从一尺到一米,到一棵参天大树,再到一片森林,其中的曲折和艰辛,未曾经历着无法想象。所幸的是,青山作了他们的丰碑,林海铭记了他们付出。

今天是3月12号植树节,惟愿绿水长流,青山常在!

(责任编辑:刘会芳)

(作者:云上黄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