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鄂全国政协委员胡曙光呼吁:长江大保护建立“硬约束”

在昨天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住鄂全国政协委员胡曙光作了大会发言,建议长江大保护要建立“硬约束”。

长江流域占国土面积18.8%,承载全国约32%的人口和约34%的经济总量,生态形势不容乐观。



住鄂全国政协委员胡曙光说:“区域的整体保护措施不够,造成我们的生态功能呈裂化。在长江沿岸布局了很多企业,造成了我们生产的排放物比较大在长江流域区域的上头国家重点的扶贫区域。”

胡曙光委员认为,究其根本原因,是长效保护治理尚未形成整体合力。他建议,建立跨省市联合保护治理机制,形成共抓保护大格局。



住鄂全国政协委员胡曙光说:“必须建立全域的生态保护的考评和奖惩机制。那么我建议由国家发改委,环保部牵头,还要由有关部门建立我们整个流域的监控和测评网 在涉及到长江流域的11个省区建立起这一种联动机制。”

长江流域的秦巴山区、武陵山区等特困地区,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规划范围内。调动他们生态保护积极性也十分重要。



胡曙光委员建议,建立长江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标准体系,在实行资金补偿基础上,鼓励受益地区与保护生态地区、流域下游与上游通过对口协作、产业转移、共建园区等方式实施多途径补偿,科学合理地用好国家投入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修复专项奖励资金。



住鄂全国政协委员胡曙光说:“国家的基金属于引导型的,有一百多个亿。我们要很好地用好这个基金从上下游来考虑,从做出了贡献的和得到收益的这种上面来考虑,保护的应该得到鼓励和支持,形成一个良性的、科学的、合理的办法。”

胡曙光委员提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理念要先进,在产业发展上,要做好“加减法”。一方面,沿江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关、停、转重化工企业,另一方面,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形成现代产业体系。



住鄂全国政协委员胡曙光说:“上游宜昌地区去年一年就有好几百家涉及到有污染的企业进行停、转、搬。武汉四水共治投入了一百多亿的资金。我们高新技术的研发力量比较雄厚,要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参与到污染企业的这种技术升级和转型的过程。”

(责任编辑:程莉华)


(作者: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