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基层 再访贫困村】有了沼气池 产业发展转起来

云上黄石报道(记者董瑾瑜)对于一辆汽车来说,最核心的部件就是它的引擎,有了它汽车才能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阳新县洋港镇燕窠村在扶贫的道路上,也给自己加上了一个新的引擎,是什么呢?一起去瞧一瞧。

一到燕窠村,村干部和扶贫工作队就带我们来到了一个火热的施工现场。

记者 董瑾瑜:重返燕窠村,村干部就把我带进了这个像碉堡一样的地方,这里还有很多工人正在紧张的施工,这是什么地方呢?

燕窠村村委会 主任 程时清:这里是养猪场的沼气池,通过沼气池还可以搞循环经济。

这个沼气池是这家养猪场的配套设施,总投资29万元。过去,猪的排泄物通过简单的处理就直接排往田地,既不卫生也不环保,沼气池能够很好地解决环保问题。可要说它能够搞循环经济,我们还是将信将疑。为了解开大家心中的疑虑,村主任带我们来到了不远处的一片田地。

洋港镇燕窠村村委会 主任 程时清:这块地有20亩,从贫困户手中流转过来,准备建无公害蔬菜大棚,搞循环经济。

养猪场加沼气池,产出的将是大量的沼液,对蔬菜来说是难得的无公害肥料,有了它的帮助,种起菜来是又快又好。村里这才动起了流转土地的心思,不仅如此,田地间的马路也已修好,元月份大棚项目就可以上马。

村里的想法虽好,但市场毕竟充满了诸多变数。几十万元的扶贫资金投了进去,万一付诸东流怎么办?

洋港镇燕窠村 主任 程时清:我们跟英山县神峰山庄签了产销合同,我们的菜产出来后就归神峰山庄销。记者:等于还没建大棚就不愁销路了?对。

和神峰山庄的合同中,每公斤菜的定价为2.4元,每季都能及时结款。养猪场、沼气池、大棚,一个个项目轮番上马,预见得到的是效益,数得过来的是给贫困户提供的就业岗位。

市委办公室驻燕窠村工作队 队长 石冲:整个大棚和沼气池一起可以产生四个公益岗位,都从贫困户中产生。大棚有24个棚,采取一户一棚,可以带动24个贫困户,预计每年收益在一万五左右。

记者手记:一个沼气池带来的不仅仅是环境的变化,更是扶贫思路上的创新。燕窠村以沼气池为引擎,带动循环经济产业迅速转起来,给贫困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燕窠村的脱贫也因此走上了快车道。

(责任编辑:柯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