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黄石报道(记者 唐崖岩 通讯员 陆全咏)加快发展体育事业,实现“体育小康”,建设体育强市,是实现我市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打造“运动之都”的道路上,黄石人正加快着自己的步伐。
这几天,十五冶社区要举行气排球比赛,居民付菊英和她的队友们正在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加紧练习。这个运动场是西塞山区首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占地700平方米,分为综合运动场和健身路径,配备篮球架、足球门、羽毛球柱以及健身器材、铁丝栏网、灯光照明等设施,居民可在同一场地上分别开展篮球、五人制足球、羽毛球等多项运动。
市民 付菊英:当然很好啦!这个场地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活动环境,我们气排球打得越来越好,然后结识了很多朋友。
西塞山区文体旅游局 局长 邢廷稳:对全民健身有很大的提高和推动作用,这个建起来后也是社区居民的一个重要活动点,也是我们社区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的一种体现,也是文体事业繁荣昌盛的一种体现。
打造“运动之都”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协委员多次呼吁,借承办省运会契机,倾力打造“运动之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全方位落实,“运动之都”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15年,市体育局牵头建设国家登山健身步道,总体规划为435.7公里,分为铁山、大众山、黄荆山、龙角山、父子山五大区域。
晨曦微露之际,夕阳西下之时,无论是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还是农村健身广场,健身锻炼的人群随处可见,他们尽情享受着运动带来的健康与快乐。据市体育局统计资料显示,全市运动场地数量4678个,总场地面积318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22平方米;全市共建社区健身辅导站点、晨晚练点800多个,农村乡村体协组织500多个,社会体育指导员4000多人;全市体育协会每年开展各级各类群体活动100余次,参与者逾百万人次。
我市每年承办的国家、省级以上赛事10项以上,全市企事业单位、协会、社区乡镇等举办的各类体育赛事100余项次,形成了国家、省、市三级赛事举办体系,具有浓厚的全民健身氛围。
以承办省运会为契机,我市加强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市级及各县(市)区体育场馆设施建设,重点加快黄石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大冶湖水上竞速基地、莲花湖中华龙舟基地、磁湖水上运动中心的建设,完善国乒基地等国家级运动项目基地的建设。充分利用优越的山水资源条件,积极构建“城市15分钟健身圈”。
体育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美的黄石,在打造绿色、健康、活力、品位的“运动之都”道路上,正步履矫健,一路前行。
(责任编辑: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