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 | 少年的悲哀,毕竟是易消的残雪

郁达夫

1896.12.7—1945.9.17

中国作家

创造社发起人之一

为抗日救国而殉难

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1896年12月7日生于浙江富阳。

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上有二兄一姊),三岁时父亲去逝,这样,童年的孤独、饥饿的恐怖、生活的艰难,成了小郁达夫挥之不去的梦魇。

12岁时,进了富阳县立高等小学堂读书,由于资质聪慧,被准许跳级学习,三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获奖《吴梅村诗集》一部。

辛亥年,他考取杭州府中学堂,后改投嘉兴府中学堂,面对时局,他“日日在焦虑和紧张中渴望革命的到来,同时又为自己没能参与革命有所作为而抱憾于心”。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他先后进了两所教会学校,后因参与学潮而被除名。

1913年,随大哥去日本,开启了其在日本十年的留学生涯。他以官费留学生身份,先后在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东京帝国大学学习。1920年夏,迫于母命,回国和孙荃结婚。七年后,与王映霞一见钟情,一段爱情传奇从此传开。

回国后,他先后在武昌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任教,同时,编辑《洪水》半月刊、《创造月刊》,并主持创造社出版部事务。1928年 6月,与鲁迅合编《奔流》月刊,又主编《大众文艺》。

1930年代,他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民权保障同盟等社团组织,积极介入社会。抗战爆发后,奔赴武汉,参加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

1938年末,迫于政治形势而远赴南洋,并在此进行抗战宣传工作。在南洋期间,他先后担任《星州日报》副刊编辑、《华侨周报》主编。日军逼近新加坡后,辗转到苏门答腊岛,后被日军胁迫,担任随军翻译。在此期间,他掩护了很多抗日志士。

1945年被日本宪兵部秘密杀害。郁达夫一生为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夏衍说:“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

郁达夫以小说、散文创作著称。《沉沦》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故都的秋》选入中学教材,影响深远。在文学创作上,他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郭沫若说,“他的清新的笔调,在枯槁的社会里面好像吹来了一股春风,立刻吹醒了当时无数青年的心。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万年的背甲里的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式的闪击,把一切假道学、假才子们震惊得至于狂怒了。”

(责任编辑:刘会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