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企业又陷押金信任危机!
11月30日,有媒体报道称“摩拜和ofo小黄车两家企业资金告紧,已经开始挪用用户押金填补缺口”。
当日,两家企业迅速发声澄清,并表示“可随时退押金”。
押金安全已成为共享单车行业面临的一个焦点问题,共享单车推广免押金模式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摩拜和ofo紧急回应:“可随时退押金”
被曝出挪用押金后,摩拜方面发声明称,报道与事实严重不符,摩拜单车对此表示强烈谴责。对于网络上出现的恶意诋毁和造谣,摩拜单车将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用户导向是摩拜单车的价值观之一,自成立以来,摩拜单车始终把保障用户押金安全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并确保用户可随时退押金。”摩拜称。
ofo小黄车回应称,目前公司各项业务有序运转,ofo自创立之初就严格保障用户押金安全,并设置了便捷顺畅的退押金流程。目前,用户通过官方APP、客服电话等渠道均可顺利退还押金。
仍有用户称“迟迟收不到钱”
据了解,虽然摩拜和ofo对押金问题进行了紧急回应,但是仍有用户反映迟迟收不到退还的押金。
从多位摩拜用户近期申请退押金的经历来看,退押金时出现了三种情况,一种是“秒退”;有的提示“2至7个工作日到账”;还有一种情况是,显示退款了,钱却迟迟没收到。
摩拜在其APP用户指南中提示,正常情况下随时可申请退还押金,摩拜收到退款申请后会立即办理退款手续。押金通常在2-7个工作日退回原支付账户,但具体到账时间会根据不同支付方式而有所差别。
余额退款流程复杂
除了押金,余额的退款流程则更为复杂。据了解,摩拜和ofo的APP均没有余额退款按钮。摩拜单车用户指南中显示,充值车费余额可以退还,但需要发送邮件,并且要提供注册手机号码、姓名和单笔余额充值流水号。
ofo的APP内则提示,余额可申请退还,余额申退后活动赠送金额即刻归零。可与在线客服联系(部分地区用户可直接申请退余额)。退款会在3个工作日内原路退还至支付账户。”
摩拜退押金时会提示,退押金月卡即失效。对此,中国互联网协会信用评价中心法律顾问赵占领表示,退押金则月卡失效,这是对退押金设置限制,意在阻止用户退押金,这单方排除了消费者的权利,加重了消费者的责任,应属于霸王条款。
免押金呼声日益高涨
“共享单车很方便,我基本上每天都在用,但就怕押金退不出来。”有用户称,为了保险,现在他每过一段时间,都会试着把押金退出来,就为看能不能顺利退款。“就是麻烦了点,要是能免押金就好了。”
交通部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7月,全国共享单车企业累计投放车辆超过1600万辆,注册人数超过1.3亿人次,累计服务超过15亿人次。
目前,“能否顺利退押金”已经成为共享单车行业关注的一个焦点。
官方频频发声:鼓励“免押金”
近日,继小蓝单车宣告倒闭后,小鸣单车被曝已经名存实亡,行业“马太效应”凸显,洗牌速度正在加剧,与此同时,企业因各种原因导致退押金难的问题日渐突出,涉及用户众多。根据公开信息统计,半年内以共享单车为主的共享经济行业,因为停止运营已导致共计高达15亿元的用户押金无法退回,受损失的消费者高达数百万人。
针对这种情况,11月23日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吴春耕表示,交通运输部已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等有关部门深入北京、广州、成都、常州等城市,以及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和自行车制造企业等进行了调研,全面了解掌握有关情况,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保护消费者利益,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共享单车作为新兴事物,国家一直持开放宽容的态度,但政府各部门监管的步伐也从未放松,“免押金骑行”正在成为各项政策中重要的导向。今年8月,交通运输部等10部门联合出台《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企业免押金,建立完善用户押金退还制度,加快实现“即租即押、即还即退”。随后,《北京市鼓励规范发展共享自行车的指导意见(试行)》、《上海市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试行)》等都鼓励共享单车企业 “免押金”。
企业已开始试水免押金
目前,已经有企业试水免押金。据不完全统计,包括ofo在内,很多共享单车和芝麻信用达成合作,只要用户芝麻分达到一定标准就可免押金骑行。
ofo方面称,为了保证更好的用户体验,已经在25个城市联合芝麻信用为用户提供免押金骑行服务。
11月19日,广州的用户可以凭借腾讯信用分申请摩拜免押金。腾讯信用分高于630分即可成功申请摩拜免押金。
11月22日,芝麻信用宣布,在初期先行投入10亿,通过引入保险、运营鼓励等多种方式,推动更多商家向信用好的用户免收押金。芝麻信用总经理胡滔表示,押金对商家有利,但是把风险留给了消费者,消灭押金,推行信用免押,是唯一治本的方法。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表示,从用户角度上看,肯定希望免押金;但是从企业长远发展考虑,收押金理所应当,但关键押金要透明,用户需要时能及时退还。
共享单车企业频陷信任危机,
何时可以让人心安?
对待新事物我们应多些包容,
同时也期待更多规范!
(责任编辑: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