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去一降一补” 实现“加减法”平衡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我市一手淘汰落后产能,一手培育新兴产业,通过“三去一降一补”,做好结构调整“加减法”,促进经济持续稳步增长。

22号,位于西塞山区河口镇的中宏钢铁有限公司内,2台20万吨电炉正在拆除。

除了中宏钢铁,阳新县的华宝钢铁、大冶市的部分普钢生产企业都是全省全市去产能工作压减退出的重点。

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三去一降一补”,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举措,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也是我市加快绿色转型发展的重大机遇。

在压钢减煤过程中,我市率先关停了金海煤炭开发区所有煤矿。今年8月到9月,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部署要求:全市煤炭企业在今年年底之前必须全部关停到位,钢铁行业去产能企业要按照先关停、后转型的要求开展工作;全市300多家模具钢企业要提档升级;烟花爆竹等产业,要依法依规坚决关停。

近三年来,全市共关停采选、冶炼等“五小”企业367家,关停长江非法码头123家,先后否决球团厂、硅灰石、炼焦、炼锌等100余个项目,放弃了一大批污染大、能耗高的项目。通过企业创新、升级工艺、节能减排和污染源整治,461家工业企业重点污染源实现达标排放。今年上半年,我市单位生产能耗同比下降4%,过去五年间,全市单位生产能耗累计下降28.4%,远远超过17%的目标值,能耗降幅排名全省第一。

能耗降下来,环境一天比一天好,但全市工业经济每年减少产值200亿元以上。保持经济发展,需要产业接续、动能转换。如何补这块短板?市委市政府思路清晰。

经济转型“褪黑着绿”,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十二五”以来,我市累计投资600多亿元,提升传统产业的规模总量和发展质量;积极寻找接续产业,打造绿色品牌,全市50个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84个产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个产品的综合竞争位居全国第一。全市企业标准化覆盖率达99%以上,累计采用国际标准110项,指导企业累计参与制订修订国内外标准141项;全市省级以上名牌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8%。

重点实施“蓝海战略”,支持本地钢铁、水泥、有色等有技术优势、有竞争力、有扩张需求的企业“走出去”,到海外建设生产基地、开拓国际市场,实现产能、产品有效输出。华新海外5%的产量创造了公司40%的效益;新冶钢公司产品出口到44个国家和地区,产品出口占总产量的40%;东贝、三环锻压、大冶有色、美岛、振华化工等龙头企业也纷纷在海外“抢滩登陆”,赢得新发展。

实施新兴产业培育工程,积极发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去年以来,我市先后实施了总投资60亿元的23个重点项目,涉及通讯电子、汽车电子和消费电子终端、新能源等领域,台湾沪士、上达、欣兴、定颖等新兴电子企业纷纷落户黄石。为鼓励发展清洁新能源,我市对光伏发电电价,在国家每度电补贴0.42元的基础上,再补贴0.1元,力争到2018年,光伏发电项目装机容量达300兆瓦。

7月份,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产值下降2.5%,金属制品业产值增长77.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增长113.7%。8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84.54亿元,比上月多5.35亿元,为今年以来单月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