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非洲兄弟都中暑”,善意的玩笑也要避免

从这周起,国内进入了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三伏天”。而且,今年的三伏天超长待机,要持续40天,足足比去年多了10天。面对高温,连传说中应该非常耐热的非洲兄弟也受不了了。一位非洲友人拖家带口来中国避暑,结果在非洲一辈子没中过暑的他,在北京中暑了(7月16日《北京晚报》)!还有网友爆出,河北某足球俱乐部外援姆比亚,自诩是非洲来的,拒绝了俱乐部给他的防晒霜。然后,他被晒黑了(7月14日腾讯体育)。此前曾传出,2011年武汉留学生回非洲避暑,2013年非洲友人在泰安被热哭的消息……一句话,热爆了。

只要涉及气温爆表,总能成为网上各种段子、各种梗的灵感来源。过去是拿“四大火炉”重庆、武汉、南昌、长沙来做比较。近年又有了新“四大火炉”的说法,比如将福州列为全国最热城市。随着国际化程度的日益加深,来中国旅游定居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万万没想到,国人印象里生活于“热带大陆”的非洲兄弟,面对气温话题,也成了善意“调侃”的对象。连非洲朋友都热晕,你说这日子还能过下去吗?

虽然是善意玩笑,却也反映出许多人对非洲大陆不够了解,或者还存在各种刻板印象。即便在出国游火爆的今天,由于各种原因,比起欧美日,非洲大陆尚未成为国人出游的首选目的地。气温方面,非洲因跨越纬度差异巨大,沿赤道南北对称呈现5个气候带。因此,一个“热”字,无以概括非洲丰富的气候类型。由于海拔高,非洲既有终年积雪的乞力马扎罗雪山,连知名的寒冷爱好者企鹅,都能在非洲觅得立足栖居地。而且,由于普遍尚待开发,雨水充沛植被丰富,加上空气流通性好,非洲许多地方并不像国人想象的那样“灼热”。再说了,游客大热天白天到广场,倘若不及时遮荫不做好防晒,任谁都会中暑,这个跟你来自哪个国家、什么肤色关系不大。

我几年前到北非国家突尼斯旅行,那是我第一次登上非洲大地,短短20多天见闻,可以说打破了自己过去对非洲的许多固有想象。比如说,突尼斯地处地中海沿岸,气候上属于典型的地中海气候,昼夜温差大,尤其是到海边,即便是夏季,海水也很冷。而我当时还特意跟突尼斯的朋友请教,同是非洲人,一眼看去,能不能看出是非洲哪个地方来的。有些人告诉我可以。因为就算是黑皮肤,黑的程度也不一样。比如非洲南端的黑人肤色,比北非的阿拉伯人就深许多,但仍比生活在赤道附近的非洲人要浅。以为非洲人就不会“晒黑”,那是因为你见过的黑皮肤朋友太少。

因此,我的突尼斯朋友告诉我,非洲地域广阔,国家、部落、人种之间的差别也很大,总之,不知为不知,一切不要想当然。其实想想,这个道理也好懂———看看咱们中国不同地域的人们,体格、外貌、生活习惯的差异有多大,就好理解了。说到这儿,我想起我10多年前在英国学习,刚搬进房东家里,行李还没拆包,她就问我是不是带了电饭煲。她说,中国学生都会带这个,所以你们中国人都吃米饭吧?我虽然没带电饭煲,但我依然告诉她,中国人中吃面的也不少。所以,打破刻板印象,一方面需要直接交流,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拿刻板印象当作调侃对象,即使是善意的,也要分轻重,尤应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如果你的肤色被人拿来说事儿,你会怎么想?在此提醒一下,出国旅行,尤其到美国这样的普通人对种族议题十分敏感的国家,尤其要避免评论别人的肤色———天气热、怕晒黑,你赶紧找商场免费叹空调就好啦。

实习编辑:黄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