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欲望社会:日本“新标签”

日本著名管理学家大前研一所著的《低欲望社会》最近引发热议。这本书的副标题叫“胸无大志的时代”,在这本书中,他感叹道:日本年轻人没有欲望、没有梦想、没有干劲,日本已陷入“低欲望社会”。

与此同时,日本著名广告与调查公司博报堂调查显示,到2035年日本15岁以上人口中约有4805万是单身者,有配偶者约为5279万,即约有一半日本人会过单身生活,“超单身社会”和“单身大国”正在成为日本的新“标签”。

日本应该是发达国家中,人口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了。无论是“低欲望社会”还是“超单身社会”,这些“专有名词”的背后,是日本出生人口减少和人口老龄化的现实。

“老龄化社会综合征”开始显现

最近我看了一部NHK的纪录片,翻译过来名字叫“老人漂流社会”。它通过记录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几位高龄老人在介护(看护的意思)机构中的现状,让人们重新认识了日本介护制度以及高龄少子化的严重性。

片中不论是无子女的还是有子女的老人,由于病情变化、资金不足以及病床数不足等现实问题,不得不在短时间内游走于好几个介护机构之间,十分不便。其中一位来自丁克家庭的高龄老人为了继续享用介护设施,不得不抵押了生活了四十年的房子,当搬家公司的人把家里所有的物品全部收走,看着这个家逐渐变成“记忆中的模样”,老人坐在轮椅上抱紧妻子的骨灰盒和妻子当年送的手表,眼中只有无力。

片中亦采访了日本国家社保制度审议会的某位委员,对于这些老人们的彷徨和无力,她表示,如果无依无靠的老人持续增多的话,目前日本的生活保护制度将难以应付。

“低欲望社会”与少子化息息相关

而目前,除了面临老龄化问题,日本还面临少子化问题,而这又与日本社会的单身趋势息息相关。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4月公布的关于“终生未婚率”的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50岁之前从未结过婚的日本男性比例约为23.4%,女性比例约为14.1%,创下历史新高。

最近流行起来的“低欲望社会”,也是与日本的少子化趋势息息相关。“低欲望社会”说的是无论物价如何降低,社会消费无法得到刺激;经济没有明显增长,银行信贷利率一再调低,而30岁前购房人数依然逐年下降;年轻人对于买车几乎没有兴趣,奢侈品消费被嗤之以鼻;“宅”文化盛行,一日三餐因陋就简。

低欲望社会形成的原因较复杂,大体上有以下几种。首先是来自少子化的影响。低出生率使得劳动力严重不足,经济发展自然受影响;同时低出生率使得消费萎缩,新技术、新设计以及各种时尚潮流的消费对象是年轻人,然而随着年轻一代数量的逐年递减,消费趋于饱和。

其次,年轻人奋斗精神不足。日本的50后、60后这代人,由于接受了西方自由宽松式的教育,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比较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不会把自己的期待强加给孩子。日本的学校教育也不主张拔尖,提倡公平,不鼓励竞争。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日本孩子的梦想也很实际,例如女孩想将来当个面点师,男孩想将来做个美发师,他们更加注重生活中的容易到手的幸福,即我们常说的“小确幸”。另外,3·11大地震后,日本开始流行“断舍离”,斩断对物质生活的过多欲望,过一种简单清爽的生活。这些都使得日本年轻人的奋斗精神显得有些不足。

再者,中产阶级下沉也冲击着年轻人对未来的预期。以前,日本人对自己的均质化社会一直引以为傲,但是现在这个稳定的社会阶层正在发生变化。日本较早进入了中产阶级社会,但在自身经济运行和全球经济变化背景下,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中产下沉的情况。在这种环境里,年轻人再努力,也很难获得很大的上升空间。因此,年轻人们也不免显得有些干劲不足了。

作为近邻,我们将不得不面对人口逐步萎缩、经济规模逐步缩小的日本。在日本人口萎缩的过程中,会带来这样那样的影响,而目前还很难评估其影响的大小。对于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来说,日本现在所发生的也绝不仅仅是他山之石和前车之鉴。对我们而言,当务之急则是要持续关注、增进了解,以便为未来提供借鉴。

实习编辑:黄雪梅